雍州,大夏城内。
此人一出,震惊四座。
竟然是避世了十数年的凌霄地仙——江铁侠。
天下武榜中曾有诗云:
玉皇山上凌霄殿,
凌霄殿里凌霄仙。
仙尘如瀑三千丈,
三千丈下是九泉。
当年玉皇山顶之战,西天老佛扬天笑仅比他略胜半筹,最终,武榜出来的时候,果真仅次于扬天笑之后,位居天下第五。
不过,如今数十年过去了,这半人半仙的老道江铁侠修为究竟如何,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老道慈眉善目,泰然自若,拂尘一挥,众人的酒劲全无,脸上的红晕也消散了。
众人拱手齐声道:“见过江仙师!”
江铁侠也回礼道:“无量寿福,各位都是做大事的人,这酒,还是少饮一些为妙!”
“谨遵仙师教诲!”
“如今,星魂已死,禹皇已亡,赤脚黄眉不知所踪,大漠毒花远在大蟒,这天下武林,能够出来撑撑场面的,也就只有贫道和老佛了,依贫道看来,何须众位劳师远征,只需我与老佛二人直奔太平城,渡了这一城的人便好!”
钱良笑了笑:“如此一来,道心必将受损,仙师这数十年的修为将烟消云散!再者,老佛如今不并在军中!”
“哦?他去哪里了?”
“海外仙山,不过,老佛临走时曾给他的徒弟留下话,该回来的时候,他会回来的!”
“既如此,贫道还是留在众位身边,恭候那太平城中的后辈们吧!”
钱良恭敬道:“有仙师这句话,我等无忧矣!”
曹镜道:“既如此,就依军师的谋划,我等明日出发,剩下的,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
宋桓道:“好,那我等就先告辞了!”
唐煜道:“王爷,如今天色已晚,我等先走一步,王爷早日安歇!”
———————————————————————
扬豫之交,武沧山。
就在雍、凉大军合兵一处的第二天,武沧山的信众再次集结。如果说这数年来这些所谓的天人们都是在故弄玄虚,欺世盗名,那么今日就是毫不掩饰地原形毕露了。
高台之上,天父黄文定故技重施,再一次双手高举,全身抽搐,自导自演了一场天尊再临。
高台之上,云峰雾绕,仙气飘飘,天尊朗声道:“天理昭昭,因果不爽,天尊降世,福泽众生!”那声音依旧是那么铿锵有力,可黄文定的内心却在偷偷发笑。
众人皆道:“拜见天尊!”
“凡事有因必有果,六道轮回,来往皆苦难,生死皆由吾定。今天下大旱已久,久之则必乱,适逢乱世,当举义兵,匡扶正道,持之以恒,不死不休!然人间之事须有人间之人去办,天父便是吾派来人间的使者,今吾特命天父黄文定为黄风军大元帅,望尔等遵其号令,讨伐奸佞,替吾行道!三枪!”
天兵黄三枪应道:“在!”
“你可愿辅佐文定当此重任?”
“三枪愿往!”
“师师!”
天女黄师师应道:“在!”
“你可愿?”
“师师愿意!”
“南亭!”
折枝先生贾南亭道:“在!”
“你可愿?”
“谨遵天尊之令!”
“众生!”
众人齐声道:“在!”
“你等可愿?”
“我等愿意!”
“天高皇帝远,民少污吏多。三餐难果腹,不反又如何?”
天尊临走时留下了这句谶语,待云雾消散后,只见黄文定又是一阵抽搐,转而恢复如常。
天父黄文定一脸茫然地问道:“三枪,刚才发生什么了?”
黄三枪答道:“刚才天尊又附在你的身上了,说是这天下要大乱,所以要你组建黄风军,并任你为黄风军大元帅,杀贪官、惩污吏、替天行道!”
黄文定大惊道:“这,这,这不是逼着我造反吗?”
此时,贾南亭踏云上了高台,劝解道:“禀天父,天尊临走时曾留下‘天高皇帝远,民少污吏多。三餐难果腹,不反又如何?’的谶语,此乃天意,不可违也!天将降大任于天父,天父又岂能违背?而今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当此时,真是我等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之时,还望天父莫要推辞!”
护教使者齐齐抱拳道:“还望天父莫要推辞!”
黄文定环视四周,看了看,底下仍有交头接耳之人,连忙推辞道:“我乃天父,乃天命之人,虽身死,不足惜也!岂能连累各位教众?此事牵扯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万万不可连累了百姓!”
贾南亭劝道:“天父这么做,又何曾不是为了百姓着想?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杀贪官得来的粮饷最终还是要分到百姓的手上的!既如此,这百姓又岂会不愿意出一份力?”
黄文定望着高台下的信众们,扑通一声跪地,悲泣道:“尔等饱受磨难,加入我天理教本是为了消灾解难,如今天尊却令我带着各位慷慨赴死,我黄文定愧对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