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淳看着雷琳,不想骗她,不过,还是笑着说:“哪能有那么快,很多人还不知道有不要票的自行车卖呢!上午暂时还没有人买。”
“你,你的意思,上午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卖?”
“没有卖。”
“这,这可怎么办?整个上午,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卖出去,100辆自行车,要卖到什么时候?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继续多买些牛仔裤回来!你看今天不是有个人又来批发了50条牛仔裤吗?”
“你懂什么?牛仔裤带回来后,刘德秋告诉给几个批发商了,不也只是批发出去50条吗?说明什么?这说明牛仔裤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火了!家里这150条牛仔裤再投放到市场,也许就饱和了!”
刘淳现学现卖,只是语气不同罢了,他这个理论都是从儿子那里学来的。
“你这样说,也有道理。自行车的事,儿子怎么说?”雷琳盯着刘淳,忘记了喊他喝酒吃饭。
“儿子说了,这个自行车跟牛仔裤一样,他带回牛仔裤的时候,你和我不是也觉得不好卖吗?但是,结果怎么样?挣钱了,是不?”
“是,是。你说的没错。儿子说没事,那就肯定没事,说不定明天,不,说不定今天下午就开始好卖了呢!我给你倒酒。”
“不喝酒了,我吃饭,去换儿子回来吃饭。”
“你喝酒,我去换儿子回来吃饭吧。”
“你不会卖自行车,这个卖自行车,怎么也得要内行,人家想买了,你要能够说出自行车的好处来,你什么都不懂,还是我去换他回来吃饭吧,万一徳秋回来吃饭,有人想买自行车,我和徳秋都不在,岂不是错过了好机会?”
刘淳其实没有心思喝酒,他也不想老伴守在那里,看到无人问津,她心里难受。
雷琳听刘淳说的有道理,笑着说:“好,你吃饭去换徳秋回来。”
刘德秋没有再组装自行车,他叼着烟,看着过往的人,有几个人会问问,表示想买,但是,终究还是没有人出手真买。
刘淳来换他的时候,还是没有开张。
“爸,上午有个人说中午来买的,他来买的话,价格按照179元一辆,不能降价。”
“徳秋,说不定那个人是爱面子,不想说自己没有能力买,故意说中午来买,找个台阶也不一定。好,管他来不来,谁来都是179元一辆就是了,你回去吃饭吧。”
刘德秋没有再说什么,跟刘淳招呼说:“那好,我回去吃饭去了。”
走在路上,刘德秋觉得爸说的也有道理,人家说中午来买,但是,不一定真来买!
下午如果还是冷场,我该如何打开局面呢?
不管是牛仔裤,还是自行车,或者是卖西瓜,三者在营销方法上有着区别,但也有着一个共同点:打开局面,制造购买热,才会更好地起到助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