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秋满怀信心地看着两个人走了过来,并不急于招揽他们,卖自行车跟卖西瓜和牛仔裤是有区别的,这个,他懂。
两个人不过二十来岁,到了跟前,他们也不问刘德秋,只是朝着广告看过去。
“自行车还真的不要票了!”
“是呀,我就说,能有多少人买得起自行车?还要票?买得起的人搞得到票,买不起的人给他票都没有用。要票不要票还不是一样!”
“话也不能这样说,不要票,放开了,还是有好处的。你看,我现在虽然买不起,见到不要票了,我起码是动心了。你说是不?”
“你说的也是,走了,我们还是努力挣钱吧!”
听到两个年轻人的对话,刘德秋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难道自己市场调查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调查的时候,人家说想买,但是,购买力跟不上,这也是一个实际问题。
刘德秋不由有了心理压力。
“徳秋,你说他们肯定想买自行车,判断是没有错,但是,他们没有钱买。你说,这次进货这么多,会不会积压资金?真是这样,你做这个自行车生意,看着一辆自行车可以赚三四十元,实际上却没有卖牛仔裤还赚钱,而且牛仔裤也赚钱快。”
刘淳看着刘德秋,有些担心地说。
刘德秋真正感受到了压力,但是,他不想爸跟着自己有压力,故作轻松地笑道:“爸,做生意不能急,这个自行车的销售不会有大问题的。”
“再说,我们不能只做牛仔裤生意,毕竟,牛仔裤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如果牛仔裤进货过多,也会造成积压,如果我们降价卖,跟来我这里的批发商打价格战,看似可以盈利,实际上很快就会造成价格低迷,实际上还是跟自己过不去。”
“正因为这样,我才想开辟新的赚钱买卖。爸,您放心,当初我买回牛仔裤也是开辟新市场,很多人也认为打不开销路,结果,不是挣钱了?”
刘淳听刘德秋这样说,觉得也有道理,笑道:“好,我相信你的眼光。”
我经历过,预见性是有的,但是,市场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自行车的购买热推迟一年,我进这么多的货,还真是没有把握好时机,也就是说,我这次投资是失败的!
刘德秋这样想着,也担心着这次投资是不是有些鲁莽,操之过急了,其中都省略了投放市场做个实际性调查的步骤,这样风险性的确增加了。
如甲先只进10辆自行车做实际性预测,压力肯定少。
但是,自己这样做,如果跟牛仔裤一样,快速掀起购买热,也是赚大了!
接下来,摆在刘德秋面前的事实,压力更大了:有人来看货,也期待着能够买一辆自行车,但是,整个上午,却是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卖出去!
刘淳心里暗自焦急,但是,他也不再说什么,他怕给儿子增加压力。
刘德秋只好寄希望说中午来买自行车的那个人,说不定有人带头买了自行车,接下来一传十,十传百,销售不再是问题,过一两天就出现购买热了。
急也没用,饭还得吃。
刘淳跟刘德秋轮流回家吃饭的,刘淳也没有心情喝酒,他先回去吃饭,雷琳见他回来,笑着问道:“自行车肯定很好卖吧,你回来的时候,卖多少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