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阮大铖逐渐远去的背影,案牍后的曹化淳也终是敛去了脸上的淡笑,不置可否的朝着书房中始终沉默不语的老人喃喃道:还有宗室那边呐..
公公想必已是有了主意。
闻声,沉默不语的老人终是缓缓点头,饱经沧桑的脸上也是涌现了一抹涩然。
所谓食君禄,当为君分忧。
朝中那些东林自由阮大铖等人对付,至于那些世袭罔替的宗室亲王,便交由他们这些天子家奴来解决了。
一念至此,曹化淳便是缓缓自案牍后起身,随手拿起桌案上的奏本便是朝着前院走去。
事已至此,便该去十王府中与那三位皇叔见见了。
...
...
自成祖迁都北京之后,为了方便宗室回京面圣,便着手于王府井大街修建了十座王府,作为其临时住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十王府便逐渐成为未成年皇子出宫之后,等待外出就藩的临时住所。
及至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同时将自己的成年皇子尽数封王之后,桂王朱常灜,惠王朱常润,端王朱常浩便正式搬出了紫禁城,居住在十王府中,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起初的时候,这三位亲王倒也兴致勃勃,终日期盼着出京就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等雄心壮志也逐渐泯灭。
尤其是长兄朱常洛继位不足月余便是撒手人寰之后,三位亲王便是彻底熄灭了出京就藩的念头。
果不其然,继位的天启皇帝像是将他们三位皇叔彻底忘在脑后一般,终天启一朝,都没有提及此事。
就当三人以为此生都要在京师十王府中度过的时候,刚刚被天子起复的詹事府少詹事钱龙锡主动找上了他们。
对于东林党,三位亲王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知根知底,他们作为国本之争的旁观者,可谓是亲眼见证了东林党的崛起与兴盛。
...
...
王府正堂中,三名身穿四团龙袍的中年人随意而坐,面色微微有些涨红,像是才刚刚经历过一场争吵。
正堂角落,十数名战战兢兢的宫娥内侍一言不发,生怕闹出半点动静引得三位心情不佳的亲王责罚。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不满,三人之中年纪最小的桂王朱常瀛终是出声问道:五哥,刚刚钱谦益来见,我等为何称病不出?
他是万历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受封桂王;其口中被称为五哥的则是端王朱常浩;至于另一名面容与其有三分相似的,则是其同母兄长,惠王朱常润。
他们三兄弟虽然不是一母同胞,童年时期的关系也称不上和睦,但在这十王府中共同居住了二十余年,多少也积攒了些许兄弟之情,虽是无法与民间那些手足兄弟相提并论,但相比历朝历代的兄弟残杀却是强上无数。
是啊,五哥。
凭什么朱常洵能够在洛阳潇洒自在,甚至还将其母妃接了回去,我等却要在京师蹉跎时光!
难道五哥舍不得这冗杂的十王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