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赣南雷火急

接到宁都的求援,张国维亲自率标营与幕府星夜兼程驰援。

清军一旦突破宁都,便会长驱直入,直击赣州府城。

在吉安一线防御清军的兵马,后背就会暴露给从宁都突破的清军。

届时,整个吉安的明军防线就会腹背受敌。

赣州府,是支撑江西的最后根据地,绝不能让清军从宁都一线突破。

五日前,张国维带着标营一万人与总理幕僚进入了宁都城中。

总兵李锦见四省总理张国维亲自率军来援,感动不已,当即表了决心要与宁都共存亡。

但算上张国维的标营一万,宁都守军不过才两万,面对清军高进库部的五万人马,还是显得有些单薄。

最要命的是,宁都城中,可没有火炮用来御敌。

从建昌府攻打赣州府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宁都方向,另一条则是石城方向。

在宁都与石城之间,是山地丘陵,这两座城池,正好卡在通往赣州府的坦途之上。

所以清军要么攻宁都,要么攻石城。

昨日,负责分守石城的巡抚幕僚傅鼎铨前来宁都拜谒了总理张国维。

两人商议了一番后,傅鼎铨便又连夜返回了石城。

这两座城池,一座也不能放弃。

他们必须死守才行,傅鼎铨麾下也只有一万兵马,大半还都是些新兵蛋子。

原本以为清军只有高进库部的五万人,结果,就在今日天明之时,石城守军传来了消息。

清军广昌参将王得仁率军三万,已至白水镇驻扎。

这白水镇,相距石城约八十里地,王得仁率军从广昌移镇到此,意图很明显,这是在为进攻石城做准备。

张国维见清军想要双管齐下,同时对宁都和石城动手,心中焦急上火。

以石城傅鼎铨的兵力,定然难以久守石城,可是现在宁都也面临大批敌军,实在是难以分兵援守石城。

但石城若是丢了,他们坚守宁都也就失去了意义。

无奈之下,张国维只能令李锦率所部一万人前往石城协助傅鼎铨。

宁都,则由他亲自督标营把守。

幕僚祁彪佳在城中募得壮勇三千,协助守城。

徐孚远组织了一万民夫,负责守城物资转运。

宁都的百姓得知是四省总理在此处亲自拒敌,也都纷纷出手相助。

十一月初三,辰时。

天色灰蒙蒙,宁都城上,兵部主事杨廷麟披坚执锐,神情凛冽。

忽然,城下有夜不收疾驰而来,冲着城头连声高喊道:“鞑子已过秀岭,正向我袭来!”

秀岭,地如其名,乃是宁都县以北一处钟灵毓秀之地。

草木葱茏,青黄叠翠,此时更是火枫映日,白霜铺染。

这里距离宁都县约五十里,高进库将大军营寨安在了这里,开始为攻城做起了准备。

他们此行翻山越岭,无法携带重型火炮,所以他在梅岭打造了投石车、云梯、攻城锤等器械,现在正在从梅岭转运至秀岭的路上。

巳时中,攻城器械运到,清军出兵三万,向着宁都开进。

宁都已经得到了夜不收探报,做好了守城准备。

未时初,清军抵达宁都城下,高进库不是个墨迹之人,短暂的休整之后,当即便下来开始攻城。

他此前已经知道宁都城上没有火炮,所以十分大胆。

在己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他对拿下宁都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位于白水镇的清军王得仁部也兵临石城之下,发起了对石城的进攻。

两处同时开战,清军的进攻力度,远远超出了明军的预计,导致一开战,便损失惨重。

宁都指挥作战的杨廷麟完全低估了眼前清军的战斗力。

他本以为高进库部是降军,战斗力并不强,但没想到一交手,对方的凶狠就让他吃了个闷亏。

清军的投石车狠狠压制了城头,使守军苦不堪言。

好在杨廷麟部是张国维的标营,训练有素,军心稳定,尚且能抗住如此强烈的攻击。

但石城的情况,就十分不妙。

开战半个时辰后,石城就向张国维快马求援。

进攻石城的清军参将王得仁,是清军江西总兵金声桓麾下的一员猛将。

其人作战勇武,督军极严,所部与寻常的汉军旗兵马完全不一样。

王得仁的兵,与正儿八经的鞑子精锐有的一拼。

石城羸弱的守军面对这样的精兵,阵脚大乱。

清军的第一波进攻若不是总兵李锦身先士卒,亲自率军堵杀,恐怕石城已经被清军一鼓而下了。

巡抚幕僚傅鼎铨部的兵马,可谓是不堪一击。

清军杀上城头时,竟然被吓得丢盔弃甲,四处窜逃。

傅鼎铨气的七窍生烟,但也无济于事,这些兵都是他临时招募来的市井之徒,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又能强求些什么呢?

李锦血战力竭,坐在城头喘着大气。

他的胳膊刚刚让清兵划了一刀,亲兵正在帮他包扎。

城下,清军鼓号大作,正在重新集结,准备下一轮进攻。

李锦神情略显悲怆,傅鼎铨部已经溃散,只剩下他麾下的一万兵马。

清军出奇的强悍,这一轮进攻,恐怕他是难以挡住了。

天空中,开始飘起了毛毛雨,就像是老天爷为他留下的眼泪一般。

现在城墙上的守军都是李锦的麾下,是原来的顺军老营的能战之士。

“弟兄们,今日要为大明死了,怕不怕?”

李锦大声问道。

“不怕!”

众兵士齐齐应道。

李锦自嘲一笑,过去他们造大明的反,现在他们为大明而战。

真是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呜呜呜~

清军的号角响起,这是进攻的信号。

这股清军甚至连投石车都没有,就是主打蚁附攻城。

可见清军主将王得仁对自己的兵马是多么的有信心。

石城的守军,他压根就没有放在眼里。

李锦从地上起身,轻轻动了动胳膊,疼的咬紧了牙关。

这时,傅鼎铨一脸愧疚的走了过来。

“李总兵,对不住!”

“傅先生,罪不在你,你一介书生,能站在这里,已然是令人敬佩。”

“宁都自身难保,定然救不了咱们,这一回,怕是守不住了。”

“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吧。”

李锦扭头,看向了城下密密麻麻无边无际的清兵,叹息道。

傅鼎铨眼神一闪,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口说道:“李总兵,要不你带着弟兄们退去宁都吧。”

“这样宁都还有守住的希望。”

“实在不行,你也能护卫张总理节节退守,拖延敌军。”

李锦一愣,没想到傅鼎铨竟然让他撤退。

“那你呢?”

“我留下来坚守,为你拖延时间。”

傅鼎铨语气变得坚定起来,他知道,李锦会带兵打仗,比自己作用更大。

李锦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他怎么能抛弃友军独自撤退呢?

“我们都死在这里,没有意义,石城守不住,宁都也守不住,且不说张总理有个三长两短,一旦鞑子长驱直入,吉安府的旷巡抚和数万大军怎么办?”

傅鼎铨焦急万分,李锦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清军已经开始架设云梯。

李锦被傅鼎铨的话给打动了,他心中犹豫一瞬,便一咬牙,决定按傅鼎铨说的办。

“傅先生,保重!”

“打赢鞑子的那天,记得来我坟头告知我。”

“我李锦发誓,一定!”

“别了!”

傅鼎铨将李锦推走,从地上捡起一把剑,开始指挥城头的守军奋力反击。

李锦急忙下城,带走了城中待命的八千兵马,自南城门出,向着宁都撤退。

他回望了一眼石城,心中一股莫名的情绪蔓延开来。

傅鼎铨与他,也只是今日刚刚相识。

他甚至连傅鼎铨的表字叫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个书生。

一个有骨气的,真正的大明读书人!

北城上,傅鼎铨不断激励士卒奋战,双方在城头一番绞肉后,明军勉强击退了清军。

这时,再一清点人数,只有一千余人存活。

他们,是石城最后的守军。

傅鼎铨双手颤抖,雨水顺着脸颊流淌。

望着满目荤腥,心中悲戚不已。

不久,清军重整旗鼓,不给明军喘息之机,准备再攻。

傅鼎铨怅然,抹了抹眼角,知道自己将要死了,心中反而一片平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速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云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