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宣城之战

左思右想,他决定率军向西北方向的宁国府治宣城撤退,然后进入太平府,寻机过江,返回江北。

十月十三,苏克萨哈经过在宁国县短暂的修整之后,拔营撤离。

与此同时,有一支从应天府溧水县出发的明军正奉命紧急南下,过高淳县,沿着固城湖以西急赴宣城驻防。

这支兵马正是直隶总督熊汝霖麾下的张名振部。

熊汝霖在句容督军,近期扬州和南京的清军没有什么动静,有靖海水师控制长江,清军动弹不了半分。

所以熊汝霖一直很关心南边的战况,在近期战报送达后,他判断苏克萨哈很有可能入宁国府。

但宁国府一直空虚,没有己方兵马,熊汝霖担心让苏克萨哈溜走,所以提前布置,调动溧水的张名振部五万人南下,入宁国府驻防,准备给苏克萨哈来一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得总督军令的张名振不敢怠慢,率部一路急行南下,生怕慢敌半步,使其走脱。

固城湖西二十里,水阳镇。

因濒临水阳江而得名,地势平坦开阔,距离宣城五十里地。

在镇子东侧,水阳江畔,一队队士兵正在往返挑水。

江水清澈,岸边水草丰茂,时有鸬鹚入水,捕鱼就食。

野芳幽香,雏菊独生,天光阴暗,却也无风无雨。

一群将领沿岸走来,士卒纷纷行礼。

领头的正是参将张名振,他一身山纹甲,外有罩袍半掩,腰中悬着长刀。

苏克萨哈是何许人也,他已经在此前的清军降兵之中打听过了。

当下的清军之中,有两个年轻人,被称作帝国双壁,一个是伪亲王阿济格麾下的护军统领鳌拜,号称“大清第一巴图鲁”,也就是第一勇士的意思。

另一人,就是苏克萨哈,被称为军中新星。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人在当初帝位之争中,站的不是同一队。

当时两黄旗拥护肃亲王豪格,而两白旗则欲立多尔衮。

身为镶黄旗护军统领的鳌拜手握重兵,成为皇位之争中,拥有话语权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联合索尼、谭泰等八人,在肃亲王豪格的府邸密会,并且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豪格称帝。

后来代善在崇政殿召会议立,鳌拜甚至还动用两黄旗精锐护军封锁崇政殿,不惜与两白旗兵戎相见。

正是因为鳌拜与两黄旗的强势,才迫使多尔衮不得不做出让步,最后让福临登上帝位。

所以鳌拜与多尔衮可谓是十足的仇人,若不是前番多铎在杭州吃了败仗,多尔衮早就对鳌拜下手了。

多铎的败仗,使多尔衮在朝中威势大减,他的对手,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等人趁机煽风点火,弄得多尔衮焦头烂额,暂时夹起了尾巴,收敛起来。

后来叶臣又败,丧师失地,更是让多尔衮在朝中的处境变得艰难。

小皇帝福临与皇太后布木布泰对其的态度似乎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这让谨慎的多尔衮感到了不妙,暂时放弃了打击异己的计划。

苏克萨哈与鳌拜两人地位的变化,也透露出了清廷内部派系的强弱变化。

张名振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将,也不是不通政治的青涩军官,所以他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看的十分清楚。

“将军,这苏克萨哈果真是条大鱼吗?”

走在张名振身后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问道。

“是不是大鱼,不能以官职来衡量,苏克萨哈对多尔衮来说,是左右手啊。”

年轻将领点点头,似有所悟,他生的浓眉大眼,面相忠厚,穿着一身棉甲,背上背着火铳。

他叫张名扬,是张名振的副将,也是他的弟弟。

在张名扬的身旁,还有两人,都穿着盔甲。

两人身材相仿,看上去都相当的精悍壮实,一人身穿锁子甲,头戴暗盔,个头稍矮几分,圆脸络腮胡,名叫马泰,是张名振的老副将。

另一人身穿柳叶甲,头戴凤翅抹额盔,高鼻厚唇,目光内敛,名叫刘世勋,字胤之,崇祯十年武进士,兼通诗史,文武双全。

曾任山西行都司佥书、山海左翼都司、游击。

崇祯十七年,迁都督佥事,驻防舟山,屡陈方略,黄斌卿不用。

后来张名振率部出走,刘世勋毅然相随,成为了张名振的左膀右臂。

张名振一直对刘世勋颇为倚重,认为其文武双全,胸怀韬略,有将帅之才,迟早会崭露头角,成为当世名将。

“总督不惜冒着句容防线单薄的风险,也要调咱们南下围杀苏克萨哈,想来也是有使伪朝动荡之用意。”

刘世勋出声说道,他的声音清亮而不尖刻,听起来十分有亲近之感。

“胤之说的没错,苏克萨哈一死,多尔衮再断一臂,伪朝内,其反对派必将趁机出手,打击多尔衮的势力。”

“虽然是敌人,但不得不承认,多尔衮有亚父之才,乃伪廷之梁柱。”

“若能使其身败,将大大削弱清军实力。”

张名振分析道,他饱读兵书,看得出清廷刚刚入关,虽然在力图改变,但依旧没有摆脱入关前用拳头决定大事的作风。

朝廷内部,八大铁帽子王各有心思,辅臣议政之间,更是纷争频频。

国有幼主,权臣当道,后宫垂帘,清廷的危机,似乎也比大明好不了多少。

不同的是,清廷内斗虽盛,可各方却在平定天下的大事之上,目标一致。

诸王虽兄弟阋墙,但在对外作战中,依旧能够顾全大局,奋力作战。

“如今多铎北归还朝,叶臣兵败身死,若再将苏克萨哈剪除,则多尔衮在外的羽翼,唯余伪亲王阿济格一人。”

“当初洪承畴早下江西,令人不解,现在看来,未尝不是没有人授意啊。”

刘世勋淡淡说道,洪承畴在江西,坐拥五十万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十分棘手。

前些日子转来的塘报之上,简单提及了江西情况。

四省总理张国维和江西巡抚旷昭麾下的兵马被全线压制,已经退守赣南三府,正在苦苦坚持。

洪承畴这一步棋,恐怕也是看到了清廷朝局的形势。

要知道,真正重用洪承畴的人,可是小皇帝福临!

这样看来,洪承畴未尝没有在为小皇帝争夺兵权,制衡朝中八旗元老之意。

都说战争乃是政治的延续,这二者,是互相影响的。

“胤之所言甚是,这一次,咱们务必要拿下苏克萨哈,绝不能使其逃脱。”

“苏克萨哈一死,南直隶十府与两浙就彻底安定了。”

“到时候看清廷反应如何,一旦生乱,我军或许有北上之机!”

张名振眯着眼睛,斗志昂扬,崇祯之亡,弘光之败,让他几度低迷,甚至迷茫。

即便是潞王宣布监国,也没有让他恢复多少信心。

可没想到,天佑大明,潞王雄才大略,居庙堂之中,筹建十万雄兵;临征伐之危,料敌千里之外。

“我军如今兵精粮足,将士用命,何愁鞑虏不靖。”

一直没说话的副将马泰开口说道,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他最早是张名振的亲兵,一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升到了副将之位。

马泰的背上,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刀伤箭伤,触目惊心。

长期以来的水上生活作战,令他背上的旧伤每逢阴雨天就隐隐作痛。

“海岳,这回不许再亲自冲阵了!”

“哈哈,知道了将军。”

“你不要跟我嘻嘻哈哈,这是军令!”

“遵命,遵命!”

张名振神情严肃地对马泰说道,这家伙,是个拼命三郎,要不然他也不可能靠着战功成为副将。

跟了他这么久,早已经是生死之交,张名振很怕他再这样拼下去,哪一回就见不着了。

马泰笑了笑,点头答应下来,却是没有再说话。

几人沿着水阳江走了一段,探查了一番附近的地形后,便返回了镇子中。

大军在此歇息了两个时辰后,便准备继续出发。

他们的粮饷完全不用担心,将由坐镇句容的总督熊汝霖为他们调派。

粮饷会通过秦淮水转至胭脂河,过溧水下石臼湖再入水阳江运至水阳镇。

四通八达的水系,可以快速转运粮草军资,令张名振无须担忧后勤之事。

张名振留副将张名扬领兵一万,留守水阳镇,保护大军粮道。

他与刘世勋和马泰二人领军四万,直扑宣城。

此时的苏克萨哈部清军正沿着宁国县与宣城之间的句溪快速行军。

双方都在争抢时间,宣城,成为了两方争夺的焦点。

大战,一触即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小子,快给爷科考去
方远穿越了,到了一个名为安顺的王朝。这是一个叫做常家村的地方,村民淳朴,团结一心。方远原本打算就这样躺平过完一生也挺好的,奈何这一世的爷爷生了一场病后险些就要噶了,交代后事时最大的期望就是方远能去读书考科举。成,那就改名考科举吧!初入学堂,常思远就闯了祸,午间别人读书他梦游,以至于夫子对他并不看好。第四年,常思远带着夫子以及家人的期盼踏入了考场,前三场回回头名,最后决定性的复试过后,却得了第二。府
兜欢喜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速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云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