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凯歌》
夕阳似火,烧红了整个天空,赤霞流云,倦鸟归林。
城西的多处民宅,都在冒着滚滚的浓烟,冲天而上。
部下为土国宝弄了一处豪宅,乃是城中最好的园子,里面可谓是洞天福地,花团锦簇。
翠竹成荫,松柏长青,有一池秋水,明亮沉静。
阁楼连廊,飞檐画角,更兼有数盏灯台,映照红妆。
自车架而下,土国宝入园暂歇,车上的女子也跟在后面,娇俏而又妩媚。
“这仓州,果然是宝地!”
土国宝十分满意这园子,不禁开口称赞道,说着,便扭头看向了身后的女子。
女子羞涩一笑,掩住了半面脸颊,土国宝略微沉吟一下,面上,忽然生出了坏笑。
他朝周遭的亲兵招了招手,那亲兵附耳而来,一声低声吩咐,那亲兵先是一愣,随后便眼神瞟向了女子。
女子不知所以,只见有不怀好意的目光投来,心肝一颤,不自觉的倒退两步,神色慌张起来。
土国宝吩咐完,便背着手,在士卒的带领下,朝着卧房走去。
那女子已经被吓得不敢乱动,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几名亲兵围了上来,女子大惊,口中叫喊起来:“不要!不要!求求你们......”
“我可是都堂的女人,你们大胆!”
“放开我,土都堂,饶命啊!”
已经走远的土国宝就像是没听见一般,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了转角处。
兵卒将女子架起,径直朝着园子外拖去。
女子哭喊不停,清兵也不予理会,一路拖行而出。
这时,主街上的战斗还在继续,明军的小队就像是严丝合缝的战争机器一般,清兵仿佛是磨盘下的黄豆,只要送上去,顷刻间,便会被明军碾成齑粉。
曹虎头疼不已,天色已经不早,若是再拖下去,真的要举火夜战了,且不说士卒吃不吃得消,他首先是扛不住了。
正这时,后方忽然传来了几声牛叫。
警觉的曹虎回头一看,就看到土国宝的亲兵赶着几十头黄牛前来。
牛?
曹虎心中一道闪电划过,瞬间茅塞顿开。
“妙计!妙计也!”
他急忙派兵接收,然后将牛群向阵前赶去。
正在作战的清兵突然收手,向两侧让出道路来。
明军止步,戚承志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妙,敌军定然是有了应对招数。
忽然,几声熟悉的老牛叫声传来,戚承志心脏一缩,随即便明白了敌军想干什么。
“显志,小心!”
正在前方戒备的戚显志听到了兄长的提醒,躬身起势,准备应对。
“敌军放牛,大家小心!”
“铳手,想办法干死!”
“咱们得拦住才行,不然后面的弟兄们就要遭殃了!”
“大家镗耙助我立盾!”
戚显志指挥着身后的士卒,准备硬抗冲击。
他心中明白,一旦让牛群冲乱了大军,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敌军跟在牛群后趁机杀上,己方可能会全军覆没。
刚调整好阵型,就听见了牛群发出了凄厉的哀嚎与嘶鸣,四面开始震动起来。
戚承志咬紧了牙关,肩膀死死顶在盾牌之上。
清军用刀刺了牛屁股,牛群发了疯般冲向了明军阵中。
曹虎率军趁机跟进,准备一举结束战斗。
当先的公牛一头撞在了戚显志的盾牌上,戚显志只觉得就像是千斤巨石砸在了肩头一般。
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入耳,只觉得整个肩膀就像是被卸了下来一般,失去了知觉。
随后,胸前一胀,大口的鲜血吐出,后方顶着他的另外两名镗耙手也是口鼻鲜血汩汩而出。
队中的火铳手迅速射击,击伤了其后的两头牛,但没想到受了刺激的牛更加疯狂。
戚显志此时整个左肩已经粉碎,听见动静,用尽周身气力,以后背顶在了盾牌上。
疯牛再次冲撞,这一回,直接撞翻了盾牌,将戚显志盖在了下面。
后方的镗耙手也被撞飞,狼筅手见状,两人合力想要抱住牛颈,却被牛角直接顶穿胸膛,当场牺牲。
队尾的刀手见全队惨死,悲痛不已,盛怒之下,挥刀迎上。
两人一左一右,奋力砍断了牛蹄,这才将当先的公牛直接放倒。
顶在前面的其他各队全部选择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硬抗牛群,来掩护后方的同袍。
转眼之间,三十个小队几乎伤亡殆尽,牛群也被全部格杀在前方,没有波及到中军。
前军幸存的明军被后方赶到的清军一一杀死。
被压在盾牌下活活踩踏死的戚显志也被清军扒了出来,狠狠的补了两刀,还被当场削去了首级。
明军只余四十队,开始收缩抱团。
中军,响起了抽泣声。
戚承志队中,一个年轻的铳手正咬着嘴唇,抹着泪水。
剩下几人也都眼中带泪,面色沉痛。
“不要哭,宏志,显志是咱戚家的好男儿!”
“这是咱们戚家男儿的宿命。”
“战死沙场,方得始终。”
“都不要哭,老爷子在天上看着咱们呐!”
戚承志吸着鼻子,安慰着队中的士卒。
可他此时,两行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襟。
“大哥,咱们会死在这吗?”
另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几岁的年轻铳手红着眼睛问道。
“明志,有大哥在,别怕。”
戚承志定住心神,眼睛盯着前方涌来的清兵,口中低沉而又温和地安慰着年轻的堂弟。
在戚承志左右两边,还有两队,队官都很年轻,装束打扮与戚承志一样,腰间都挂着戚家刀。
左边的队官,名叫戚耀宗,是戚承志的长子,年方十八。
右边的队官,名叫戚光祖,是戚承志的次子,年方十六。
这时,清军杀到面前,前方的小队率先迎战,戚承志当即领本队上前,准备随时补位。
左右二子亦率队协同并进,护卫两侧。
曹虎见眼前明军伤亡大半,竟然还能再战,心中已经是惊为天人。
寻常的兵马伤亡超过三成,就已经濒临崩溃,能支撑到伤亡过半的,都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眼前这支明军已经不能用精锐来形容了,这简直是泰山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