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将门
堂中,朱常淓坐在上位,陈荩与王翦坐在下首。
在陈荩的身后,站着一人,发须斑白,身材魁梧,面相忠厚,看上去正是知天命的年纪。
王翦看了看一脸茫然的陈荩,又看了看了潞王,不知道是什么事劳王驾前来。
陈荩则是奉王命前来大将军府,虽然传话的内侍没有明说,但是他也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鸣迟,先给咱们的大将军介绍一下你身后之人吧。”
朱常淓坐在主位,对陈荩吩咐道,目光却是自站在他身后那人身上扫过。
王翦闻君上之言,心中有些疑惑,陈荩身后何人,竟能劳君上亲自前来为他引见。
陈荩领命,开口向王翦说了起来。
“大将军,这位姓邓名世忠,乃将门之后,躬身在我营中为一伍长,前番作战,他率所部五人毙敌数十而无一伤亡,乃是行伍良才。”
“将门之后,怎为一伍长?”
“谁说不是呢,若不是他显露头角,还不知道藏到什么时候去呢!”
陈荩说着,便回头笑着看了邓世忠一眼。
邓世忠尴尬一笑,他也不是故意藏,只是弘光亡覆后,他有些心灰意冷,自己年近花甲,尚有家小,于是便准备返回故乡隐姓埋名,了却残生。
但回到江西丰城之后,传来了潞王监国,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他心中又燃起了火焰。
后来听说朝廷来人在闽地募兵,要往杭州组建新军,邓世忠便坐不住,携妻儿全家直奔杭州投效在新军之中。
“景长,坐下说话吧!”朱常淓对邓世忠温言笑道。
“谢监国!”邓世忠躬身答谢。
王翦看着眼前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心中不禁感慨,都这般年纪了,竟还能上阵厮杀,真是壮士暮年,烈心不已。
“眼下正是国难思良将之时,景长乃将门之后,又多谋善战,当为我军大将,大将军以为如何?”
朱常淓出言夸赞邓世忠,王翦瞬间领会上意。
“监国纳才,臣为监国贺!”
王翦麾下再添良将,自然没有意见。
陈荩闻言大喜,连忙向潞王拜谢,自从上次潞王夜探伤兵营与邓世忠交谈后,他便知道邓世忠不凡,早晚会绽放光彩。
邓世忠是蓝田营的伍长,现在得潞王重用,他陈荩作为蓝田营提督,脸上自然也是有光。
邓世忠倒是平静,随着陈荩起身,向潞王行礼答谢。
“景长便在大将军麾下为参将吧,听候大将军调遣。”
“谢监国!谢大将军!”
再次拜谢,邓世忠向陈荩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陈荩只是微微一笑,心中也颇为感慨,毕竟邓世忠已经五十有九,现在才得遇明主,受到重用,细细想来也是令人唏嘘。
他真心的为邓世忠感到高兴,王翦好奇邓世忠的身世,毕竟连君上都如此重视,想来必定非同一般,于是便问及陈荩。
陈荩也是欣然详细介绍了一下,朱常淓此前已经知晓,便在座上静听。
王翦没想到邓世忠竟然是左军都督上柱国邓子龙之子,略有惊讶。
他一直在看前朝的文书记载,前段时间才看过一段当年万历皇帝追授邓子龙时说的话。
“国威覃布,尚勤鼙鼓之思;武备勤修,永重干城之选。尔云南永昌等处地方副总兵署都指挥使事邓子龙,材勇着闻,革钤娴习。”
“戎行振饬,见知士伍无哗;军政修明,因见拊循有素。捐躯为国,可谓忠矣。”
由此可见,邓子龙不愧是当时名将。
“原来是曾经的东南骁将邓武桥之后,乃父神勇,彪炳史册,今日见景长,如见当年邓公!”
王翦恍然大悟,连声赞道,亦是不胜感慨,当年邓子龙七十高龄战场搏杀,今日其子花甲之年帐前为将,真是继其父之雄风,可谓忠烈!
座上的朱常淓忽然心头一动,眼神一亮,像是记起了什么。
“本王记得《柳成龙惩毖录》中曾记载老将军殉国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莫非所说之人正是景长???”
“回监国,是末将,那年,末将正好十四岁,从父出征,侍奉在父亲身边。”
邓世忠说完,陈荩也面露惊讶,王翦更是惊奇。
十四岁,便从父上阵厮杀,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战死海疆,个中滋味,只是想来便令人悲恸。
“老将军死得其所,今日景长继乃父之风,再建功勋,方不堕老将军威名。”
朱常淓微微叹息,出言嘉勉。
“末将谨遵监国之命,以此残生,为大明效死。”
“景长得空可遣人将家小都接到杭州去,朝廷会分宅安置。”
“劳监国操心,末将已在杭州安家。”
“那就好,那就好!”
这时,王翦见已经午时,便请潞王与两人在大将军府用饭。
朱常淓欣然答应,正好席间计议一下苏松的战事。
几人往房中入座,王翦向朱常淓汇报了一下兵马调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