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中兴之君

第一百九十二章 阻拦御驾

第193章 阻拦御驾

说着,洪承畴便看向刘士勋。

“将他们一干人等,连带着罪状,送到陛下那去,让陛下定夺!”

刘士勋闻言后当即松了口气,这才是正解。

不然以洪承畴的临时钦差身份,不论如何处置,都不够妥当。

他当即领命。

却又被洪承畴叫住。

“眼下处置他们,并非要务,不要着急。”洪承畴沉思着说道。

刘士勋也是机敏聪慧的人,只一句话他便明白过来,随后询问:“空缺如何更替?如此多的空缺更替,朝廷会允许吗?”

洪承畴说道:“暂任之当是无碍。”

“那大人是想让谁来?抚台标下杨肖?李宗荣?这两人倒是合适。”

合适的意思便是听话,已经是属于自己人。

但洪承畴想了想却道:“抚台标下并无合适人选,两个千总虽有心,但是抚台亲兵总还是要这些可信任的人坐镇。”

洪承畴的抚台衙门标兵营有五千人左右,而和寻常把总、千总不同的是,寻常千总只能管辖一千军户,约两百兵员,而抚台标下千总则是能满额掌管满额两千亲兵。

各个抚台衙门不同,标兵营的分配也有不同,因为朝廷无定制,基本都是看巡抚喜好来呈报兵部,一般都可以配备若干个中级将领名额,洪承畴因为新任,整个标兵营尚未如同其他营兵那般预设高级将领,而又由于骤然提升至左路提督,虽然标下兵额可以有所提升,却根本无从招募,洪承畴还想着一边行军一边招募满可用亲兵,结果就闹出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刘士勋所想,让标下的将领过去署理延绥军,这样可以彻底的掌握延绥军,让延绥军真正如臂挥使。

但是却又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标下可用的将领原本就不够,也就是说,洪承畴本身都尚未积累到一定的根基,也别说标下将领,只说他上任巡抚后,甚至连着整个抚台衙门都尚在缺员。

而且,这块蛋糕也得考虑分润平衡。

延绥军可不是什么杂军,盯上的人多了去,单是榆林镇本部都有着一大批资历、战功都可以充任的将领,再换一句话说,这种调职的之权,根本还在三边总督孙传庭手上。

洪承畴也只不过是暂任了左路都督参与朝廷这次围堵黄台吉的行动。

所以怎么可能是洪承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洪承畴是第一时间否了这个刘士勋的提议,何况,以自己标下两个千总的资历和职务跨越成游击便已经是惊天地了,不可能说再往上任了,别说朝廷不可能同意,他自己都觉得荒唐,可若非将总兵、副总兵、参将这样的职务安排给自己人,又怎么算得上真正掌握延绥军?

不过也不能说他什么都做不了,起码现在,他是有先机,是他在负责延绥军。

所以他是有权抛开山西陕西的一切影响向朝廷提交建议暂任名单的,而朝廷在这个时候大概率是不可能否定了他的建议,那么这样一说,暂任名单最起码可以持续到战后,战后再根据表现,以及各方拉锯形成最后的确认将领名单。

而在这个期间,洪承畴能决定的事情还很多。

思虑了一番,洪承畴便让刘士勋出去,安排那些个卫所将领一个个进来。

将有资历的卫所将领署理延绥军,无疑是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最优解。

将暂任名单分给他们,一则拉拢形成力量,提拔是最能划分派系的,让他们牢牢刻上自己派系,最起码的提拔之功,便是日后相见也是一分人情。不过这也需要看对方配不配合,识不识趣,若是对方不识趣,那自己自然不会安排一个不听自己指挥的将领进来搅事。

历经一晚。

对陕西、陕西奔赴而来的各卫将领简单的谈话拉拢,再与延绥军未曾波及到的、剩下的游击、守备等中层将领谈话,该升则升,该许诺拉拢则许诺拉拢,不识趣的该贬则贬用以腾出位置,洪承畴自然不过错过这个最佳掌控延绥军的节点。

在确保延绥军内部保持平衡,不会因为骤然空降而导致整军哗变失控后,洪承畴便拟定好了三十六个延绥军职务调整的名单,并且从速将名单连带着吴自勉等一众案犯直接走驿传快马加鞭扭送往京师。

……

而随着黄台吉的入关,京城戒严,大明各地也终于迅速组织起来了武装力量响应勤王。

夜色之中,石柱土司之内。

灯火通明。

“速度快点!”

“怎么如此之慢!”

副总兵秦翼明连连催促,浑然不觉屋檐之下已经悄然站立了一英姿飒爽披甲之士。

待到回过神来,秦翼明这才注意到,连忙过去。

“姑母!您怎么起来了?这里有我就行,您赶紧先行歇息!待会整军侄儿自会叫您。”

披甲女将正是秦良玉,她脸色有几分苍白,确是近日偶染风寒。

只是此时她浑不在乎,只叮嘱道:“一应家资可都许出去了?”

秦翼明连连点头:“都已许出去了。”

但秦翼明又犹豫了一下,道:“姑母,何至于此?那其中不少是您先前的嫁妆……”

秦良玉却摇头说道:“不过身外之物,若不许以军饷,士卒怎会甘愿整军勤王?此为轻,且不说了,先速以整军,必须在天明之前拔营行军。”

“可您的身体……”

“无恙。”

秦良玉只留一句话,便已经回身入屋。

见此状,秦翼明亦只能咬牙转身继续催促整军。

而同样的画面却不仅于此。

南阳府中的世子府。

年轻的唐王世子朱聿键也迅速倾尽了手上宅邸资产组建起来一千民壮兵马。

“世子殿下,您可要三思。”

就在世子府内,几个老者正在苦口劝诫。

“本世子已经三思过了,而今北虏入关,遵化重地失守,京师戒严,天下兵马勤王!本世子既身为大明宗室,得以当今陛下隆恩,赐予世孙之位!眼下京师有难,何以作壁上观?”

“殿下!三思啊!虽说当今陛下解除了宗藩禁足之令,可宗藩领兵,仍乃死罪!”

“那是常制!眼下勤王令既出,天下兵马俱可入京勤王,怎可以常制度之?况且而今陛下,岂是你等昏聩老儿可敢度量的?我已经报备以开封宗人府,但军情不等人,便是要杀要剐,我也应当死在陛下面前……滚开。”

朱聿键说完再也不顾,翻身上马,蹬出了府去。

随后领着临时招募而来的民壮兵马,直往京畿而去。

……

而与此同时的京师。

随着御驾亲征的宣布,朝野哗然之际,朱由检也是不浪费丝毫功夫,也不给廷官任何空间便马不停蹄,于第二日正式的披甲出征。

以御军右军袁崇焕为主要护卫军,以百官相随而送,一纸公文正式发出,朱由检便携着亲征大纛自午门而出,沿端门、承天门、大明门、正阳门径出了皇城,正要外出京师,直往蓟州。

“老爱卿勿用忧虑,此番用你,是不会要你一把年纪出战,乃是借你老成,为军中提振士气。”

“你就跟在朕身旁就好,一应决策,交由袁卿即可,打仗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越世千年之雄霸三国
越世千年之雄霸三国
越世千年,魂穿三国我命由我不由天逝去的历史无法改变,前方的黎明尽在手中。始于汉中,起于汉中,童渊师弟,赵云师叔,抗曹操,击刘表,平定益州,剑指天下。身逢乱世,心定江山,收猛将,招谋臣,高筑城墙,广积粮草,汉室气尽,傲视四方。北击五胡,东平龟岛,数十年华,称王称霸。儿女情长,生死相望,南征北战,天下归一。1—8章写了主人公穿越后,从草根孩童,后拜师玉真子(童渊和李彦的老师)长大下山的过程,艰苦生活比
潶胖子
我在明末扛红旗
我在明末扛红旗
高承穿越到明末,却并没有变成皇亲贵胄、文臣武将,而是变成了一个饭都吃不上的佃户!鞑子屡屡进犯,民变沸反盈天,官绅剥削如狼,兵贼掠夺如虎!天地广阔,可是从上至下,没人给百姓哪怕喘息的空间!于是高承造反了!崇祯帝,多尔衮,张献忠,南明朝廷……既然不想让百姓活,那你们就都去死吧!
打柴钟子期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虚构历史意外穿越本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却无故被卷入皇权之争,竟也意外喜得良缘。本想抱上大腿有番作为,却也处处被沦为弃子。小人物自古就没有话语权,那我就委曲求全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吧,奈何天意不随人愿。哼,既然你们拿我当一个小卒子,那我就拼了命也要过了河去。看一个小人物智斗王爷进入朝堂波澜壮阔的一生,且看一个红颜女子薄命的一生。
夕阳映月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魂穿东汉末年。附身涿郡青年张飞身上。难道还要等着刘备前来招揽,做一个千年老三?难道还要像原来历史中那般,颠簸流离半生?那不可能!这一世,张飞表示要自己单干,要自己当老大!
初心如炬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赵信穿越东汉末年,成为了祖龙后裔,身负复国重任。既然曹孙刘无能,无法守护我华夏汪洋大海,被司马老贼摄取江山,那便换我赵信来。堂堂华夏,绝不让五胡乱华重演。屠匈奴,灭鲜卑、震异族,辱刘备、耍曹操、吊打孙十万,蔡琰、大小乔、甄姬、貂蝉,这些女人的悲惨命运,将会被彻底重写。大秦帝国就此崛起。
落叶随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