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为秦军主将的白起一言落定。
面对着对面同样才刚刚完成换将操作的四十万赵军。
很快,长平之地的秦军便开始做起了准备。
而就在秦军这般认真做起准备的同时。
作为秦军敌对方之赵军方面,因赵军当前主将赵括并不知秦军主将如今已然换人。
所以抱着对秦军之前主将王屹的不重视。
与白起操作恰恰相反的,赵括仅仅是才刚完成换将没几天时间后便开始打算速战速决、全军压上,以对兵力更多之秦军直接开始进行大决战。
而赵括如此行事。
固然看起来的确是鲁莽无脑,可其中却也非完全无缘由。
实在是赵国目前在正面战场上,虽因此前全面防守之缘故而看似不输阵势秦军几分。
可若是将目光脱离战场,不以小兵目光去看,而改为以秦赵二国高级军将角度俯瞰。
那秦赵二国此战各自胜率,却当真早已是局势分明。
因为抛开正面战场。
眼下赵国无论是整体国力、后备兵力增援、又或者是国内粮草供给,那比起拥有广大巴蜀地域的秦国来说,完全都是差距极大。
如果按目前情况再继续打下去。
最多再有半年左右时间,赵国败局当定!
毕竟就算是长平之地的四十万赵军能够在战场上丝毫不败,乃至于甚至略占优势,可一旦赵军后勤粮草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缺少。
那这四十万精锐赵兵最终无论如何,都必将陷入后勤崩溃、无粮无食之悲惨境地里。
因此在这般情况下。
无论赵括眼下内心想不想打,想不想放弃速攻而对秦军进行坚守。
站在他身后的赵王赵丹,都将会极力催促并逼迫他对秦军发起速攻。
因为汇聚在长平之地的这四十万赵兵如果一直在长平僵持。
那接下来无论赵军能够在秦军攻势下坚守多久,赵军最终结果无疑都只能是因缺粮而轰然崩溃败亡。
并且连带着,还将长平后方整个赵国内部民生情况也都给完全拖垮。
为此。
但凡是赵括还稍想为国立功,不打算像之前廉颇那般被临阵换将乃至于回国受罚,那他眼下所能够做出的唯一事情就是尽快出兵,并且还得是要多快有多快那种!
赵括不智?
非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此而已!
………
“哈哈哈哈哈!!!”
“赵括,枉为当年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不过才刚刚到来数日,居然就直接数十万大军全军压上出击!”
“呵,果然就是区区一初出茅庐之菜鸟加纨绔子弟。”
赵括换将功成第五日。
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身后赵王赵丹的催促,赵括带领自己手下四十万赵国甲士民兵,就此轰然出击。
见此情况。
就在秦军中央大营营帐内。
身为白起辅佐副将的王龁,忍不住摸着自己颚下那白发苍苍胡须不屑出语。
听到自己副将王龁这般言语。
账中,白起摇了摇头,并未出言。
毕竟对于对面小将赵括之虚实,白起心知自己帐下,目前稍稍有所重视的大概除了自己外当真再无一人。
这其中尤其是身为自己副将的王龁。
别说他眼下当真是对于赵括相当看不起,哪怕就算他此际内心里对赵括领兵能力稍有所重视。
可出于一种争功心理。
只要目前赵括表现稍有不如之前赵军守将廉颇,那才被刚刚换将下来的王屹,无论如何也都会要在言语间对赵括其人大力进行贬低,否则内心怨念难平。
“诸位,别管赵括其人是否真是草包,可他眼下手中毕竟掌握着足足四十万赵军士卒。”
“并且这其中能够称之为赵国精兵者,数量再怎么样也不会低于赵军总兵力三分之一。”
“因而此战,我等固然可以在心理上鄙视赵括其人。”
“但在接下来具体兵阵战术安排上,却依旧还得要对赵军颇为谨慎小心!”
“此战若胜之,无论是我秦国国运还是诸位官运,都将会是宛如游龙入海,凤飞九天!”
“而若是败了,那我想此战过后诸位要是不想连累家人受罪身死的话,到时候或可早早自裁!”
言语间带着几分极致冰冷。
在等到自己麾下副将王龁等人笑够发泄够了后,白起随手一丢手中军情信报,然后就开始目视账中诸将沉声训话道。
“诺!”
如此一来。
原本喧嚣的秦军主帐内气氛,当即瞬间便被白起一番言语再度打回到了正常冷厉肃穆状态。
………
帅甲四十万,攻秦六十万。
“杀!”
足足四十万赵军兵士,被赵括分为三份,其中光是先手就有足足十五万赵军宛如潮水般汹涌冲击向秦军驻守营地。
而秦军驻守营地内。
受十余万赵军突如其来冲击,秦军第一时间里固然的确是因没有意料到赵军此际会一反之前固执防守姿态,突然便发起反击。
可终究秦军数量比起赵军只会更多,并且身为防守一方天然也还拥有极大优势。
故而哪怕就算是先手被赵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仅仅是小片刻中混乱后,依仗着人数与防守优势,赵军这场突袭行动很快就变成了秦赵二军间又一场消耗性常规攻防战。
在经过了足足一整天的连续不断攻城后。
赵军除了在秦军驻守城墙下足足扔下了四五千名炮灰士卒尸身,同时付出了两三倍数量之轻重伤兵数量外,在其余方面,完全没得到任何战果。
如果再考虑到在这一场攻城战里,秦军士卒死伤数量尚还不到赵军一半之情况,那赵军此战当真完是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