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此次出征长平就拜托你了。”
秦王新宫内,嬴稷面容眼眸深邃,口中平静出言。
此时此际,虽然殿内气氛凝重沉积如浓郁黑云。
可双眸紧紧凝视着白起的嬴稷心知,眼下自己这位师弟既然选择了过来,然后还当面聆听了自己这番话。
那其对秘密出征长平这件事,内心不管有再多不愿,此际定然也是准备答应了。
毕竟。
虽然白起被天下列国都视为绝代杀神。
可身为白起这么多年的师兄与君主,嬴稷终究对其心思性格还是了解得很是透彻。
白起其人,固然是有着战场屠戮之残忍方面,可其内心其实相当重感情也相当忠诚。
眼下秦赵两国长平交锋,各自聚兵数量足有数十万,总体共在长平之地汇聚超过百万战兵。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秦赵二国在进行举国决战。
长平之战若胜。
因长平战场极其临近太行山之故。
秦军若是能一战胜之,其后自可从容穿过巍巍太行山脉,一路兵伐赵都邯郸。
若是秦军失败,那赵军同样也能够借此机会,先东取秦国如今所占领的魏国旧都安邑。
然后再从安邑城出发,一路过秦岭、渡黄河,直击秦都咸阳!
因而长平之战胜负。
不仅决定着秦赵二国目前所各自投入数十近百万军民生死,同时更有影响各自国运之能。
如此一来。
面对着秦国这般国运大争之际,以白起之心性性格,绝无可能会袖手旁观。
“不敢谈拜托。”
“师兄你乃是一国君王,而师弟,我仅是你麾下普通一将。”
“今既是秦国国运大争之际,那我白起虽已是垂垂暮年,却又怎可为苟全性命而畏缩惜身。”
“值此邦周八百年泱泱天命将坠,齐刚复国尚且国弱,燕、韩国力势微,魏、楚亦是纷纷实力大不如前之时,为我秦国未来计。”
“臣白起作为秦人,定当以长平一战彻底废灭赵国国力兵力,以帮我秦国尽可能扫除将来一统天下之最大阻碍。”
“若是能完成此事,纵然就是此战过后吾便身死,又有何惧哉?”
说罢。
白起本欲就此起身,但眉头一皱间不知道是想到了些什么,忽如其来又再度看着嬴稷开口道:
“师兄。”
“自当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威望骤降,天命动摇,这天下纷纷乱世已然足足持续了数百年,列国百姓无不是在战争中死伤惨重。”
“如今眼看着我秦国终于即将再现当年齐桓公九合诸侯、匡扶天下的霸主之姿态,甚至于有望就此在之后数十年内完成九州一统。”
“因此有些话师弟明知道说出来肯定冒昧,但还是希望师兄能够认真倾听耳一番。”
“……”
“说。”
见白起本要起身然后又突然坐下朝自己严肃出言,身为秦国君王的嬴稷,却也是在面容神情间不觉变得很是郑重了几分,然后就此接话道。
“呼…”
“师弟,不,臣白起,望君上心知,吾观如今太子安国君未来如果上位大概率只能是一个庸主。”
“为秦国数百近千万百姓计,为天下苍生计,望君上还能在将来国君具体人选上能够重新有所定夺。”
“毕竟只有如此,我大秦才能够未来可以见到的短暂数十年间,真正可以见到周之九鼎千里迁徙赴秦!”
“才能看到有朝一日天下再无战事,整个诸夏子民都能够男耕女织,安和悠闲过日!”
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