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二百八十八章 移民釜山

赵昉的移民策略百官都支持,可见他下旨从河北和陕西、山西挑选移民人选不解,当即就向他提问。

赵昉眯眯笑着说道:“此次移民朕打算一石双鸟,腾出河北和山陕部分土地出来,改为屯田,解决驻军的就粮问题。”

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大赞他此计甚妙。

宋代虽然是以募兵制为主,但军队同样要屯田,只是不如明朝的卫所制那样,只靠屯田为报酬罢了。

明朝的卫所制,朝廷是不给军队发工资的,所有的收入都从军队自己种田上得来。

宋代却是另一种制度,这就是募兵制,起始于五代时期,如果说按照世界军事反发展史来看,募兵制比卫所制更进步。

后来的欧洲军队,采用的就是募兵制,但这制度还是中国最早开始的。

但募兵制有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费钱,后世的职业军队其实就是继承募兵制,即使是义务兵也有募兵制的影子。

那就是国家要负责军队的衣食住行,还要发工资。

这对国家财政是极大的考验,可以说北宋就是被庞大的军队给拖垮的,其他的什么昏君、贪官等等,其实都是可以挽回的,唯独财政无法承担才是重击。

赵昉改变军制,但并没有改变募兵制,因为改用卫所制度办不到,天下的土地就那么多,到他接手大宋时,几乎没有空地了。

没有土地自然就无法让军队自给自足,前面说过宋朝军队也有屯田是没错,但军田的数量极少。

加上大宋不禁土地兼并,更是对屯田雪上加霜,这几年随着开疆拓土,疆域是扩大了,但能耕种的土地还是不多。

交州省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还能有盈余,那是因为那里的气候和土地适合耕种,东番也可以做到。

可甘肃、青海、新疆根本无法做到,就连整个西夏被吞了,也是放牧的地方多了,种粮的土地没多少。

赵昉这些年一直在鼓励从商,就是为了把豪门大户手中的土地置换出来,收归国有后转为屯田。

当然不都是交给军队屯田,屯田分为两种,一为军屯一为民屯,军屯是保证军队粮食不缺的,民屯是组织那些无土地百姓耕种。

熙宁九年十一月开始的移民,一直到第二年八月才结束,这还是人数不多,否则没那么容易。

但这事的确给大宋带来巨大的效益,数十万的宋人到了釜山,虽然不能跟当地人通婚,但可以来往交流。

很快就改变了附近的高丽人生活习俗,而且这趋势在向外扩展,原因很简单,这时代的大宋是整个东亚,人人效仿的对象。

以前海外之人只能从商人那里听说一点,还有就是他们官方学习回来传播一些,就已经让本地之人纷纷效仿了。

现在集中一个地区都是宋人,更清晰的让他们看到、学到大宋的礼仪、习俗,甚至连骂人的话都被学去。

这种汉化现象是极好的趋势,消息传回后,赵昉都想继续移民,扩大在高丽的聚集点了。

新书《大明万户侯》开了,请各位喜欢明朝的兄弟收藏、追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千里漂流
明末千里漂流
准备穿越太白山的驴友,咋给穿越到明末来了呢!还好户外装备能救急。太白山??作基地够呛!沿黄河千里漂流到海岛,开基地,爬科技,招兵买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奸最可恶,抓住之后,哼哼!头等汉奸:活铸铁像二等汉奸:剥皮实草
吃番茄鱼排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砰的一声雷,我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堪比原始社会的春秋时代,还来不及开地图,建城堡,慢慢升级,就发现,这已经是春秋末期赫赫有名,历时百年年的吴越争霸最关键转折时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已经完成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虚弱,积蓄时期,此时正虎视眈眈,两眼冒光的看着对手夫差按照他的规划,往死路上越走越远。这或许跟他没关系,可是偏偏他就是注定失败的吴王夫差的次子公子地,吴国存亡和他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息息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
穿越之从逃婚开始
穿越之从逃婚开始
意外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了当地的富二代,爽啊,啥?还有婚约?对方还是个疯子?怕了怕了,赶紧逃婚,进了江湖你认为很好混?错了错了,好不容易入赘富家女,竟然又被人破坏了,难道安心过日子那么难吗?好,那我就踏入江湖掀起腥风血雨,入朝为官,统一这乱世江山!顺带收几个红颜知己,竟然还有个幕后大黑手,那还想什么?干就完了!!!
翩若惊鸿挽青笙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左手握把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