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二百八十八章 移民釜山

第290章 移民釜山

“好吧,那就叫高丽省吧,分为咸兴府、江源府、信川府和洛东府四府……”

熙宁九年十月十八,圣旨到达高丽,大宋设立高丽省,一省分为四府,设经略安抚司衙门,罢去大都督一职,直接纳入行省制度之中。

鉴于高丽初定,军队不能裁撤过多,因此在高丽省设一位提督总兵官,下设四位总兵分领四府军务。

并创立海军第八舰队,总部设在釜山,当然此时的釜山还没有城市,但这里的海港早就有点规模了。

釜山这个称呼也是在高丽王国时代就有的,因为这里的地形像一口锅,当地人就以此来称呼这地方。

釜山跟倭国的长崎一样,很早就是海船出海的港口,但并未被官方建设过,一直到李氏朝鲜,才被定为官方的商贸海港。

赵昉提早四百年正式命名釜山,并在这修建港口和海军基地。

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还没回来的章惇亲自去那巡查之后,对赵昉的决定无比佩服。

他是真的想不通,自家这位皇帝陛下从来没来过高丽,仅仅是从地图上看了看,就能找到如此好的地方建设海军基地。

釜山城背靠釜山,别说海上的战略位置,就是陆上的防卫,只要城池和寨堡修建恰当,就很难被人攻入。

后世南北大战,北方几乎把南方赶下海了,可釜山却一直未被北方势力攻入,那可是二战以后得战争呀。

这要在大宋朝,填多少人命才敢说拿下这里啊,而且这里还未被开发,宋军可以在这肆意的设计。

而且赵昉故意略过釜山可以作为府城的作用,另立洛东府为府城,就是为了把釜山割裂出来。

这一带百姓不多,除了渔民外农户很少,作为海军基地,赵昉更是打算移民填充那里。

初步定下移民三十万人,并在第八舰队设立大宋第一支海军陆战队队伍,不是为了登录作战,而是为了守卫釜山。

其实就是步骑军队,只是为了第八舰队能够名正言顺的指挥,特意弄了个这名称,因为大宋的军队,水军是跟陆军分开指挥的。

三万海军陆战队现行奔赴釜山,其中骑兵五千,步军两万五,不受高丽省提督总兵官指挥。

章惇一下子就明白了,赵昉是要在高丽设立一个国中之国,为以后子孙打算,若是高丽人日后造反,釜山将是大宋最后的堡垒,也是反攻的基地。

釜山对面是倭国的对马岛,这地方现在也是大宋的地盘,属于长崎管辖的岛屿,倭国最早发现银矿的地方。

东南方海上是济州岛,可以说只要釜山能坚守半个月,长崎和济州岛的宋军,就能到达那增援。

聪明的章惇马上下手,开始给出极好的条件,迁移釜山当地的百姓去其他府县安居,把整个釜山地区清空,只留下宋人。

更是立下严格的条例,移民到这的宋人禁止跟高丽人通婚,高丽人可以嫁娶大宋境内的百姓,但不准跟釜山的宋人通婚。

当然这事不能名言,只能在内部进行,因此移民去那的人都要经过筛选,并不是难民被移民到那里。

“陛下移民高丽,为何要从河北、西北两地征召,沿海各省不是更方便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