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生民(第一更!)
明军的船队从南京到芜湖,从芜湖到池州,再到安庆,沿途城池,清军紧守城门,目送船队离开。
这里面有相当大部分是暗中归降的,也有小部分单纯是畏惧于明军的军容。
船队到了安庆城下,明军为了掩护船只前行,陈兵与安庆城下,不让安庆的守军出城骚扰船只。
安庆的清军也老老实实不敢出城野战,安庆的水师之前已经被张煌言摧毁,只有一些商船,纵然有心也无力袭扰。
而后朱肆让罗子木继续领队,沿着长江从彭泽进入雷池,而后走黄梅这一条线,为了稳妥起见,不走九江,也不要这些战船了。
并且为了牵制住江西的守军的注意力,不让九江的水师顺流东下。
朱肆让袁宗弟率领两千战兵,再征调三万民夫,做足声势,引兵攻打吉安府。
吉安知府与总兵早就暗投明军,自然无比夸大明军声势,让南昌与九江的清军大力支援。
清军虽然知道明军是在此举是在牵制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他们不敢赌。
江西居于南方之中,除了几个重镇外兵力本就不多,吉安要是被攻下了,那江西的形势可就太差了。
再说,明军纵横江南,又有张煌言的水师(清军不知道张煌言已走),九江水师还要留一部分看家,以免被上游的黄州府偷家,也派不出多少兵马出来,就算挤出一万多人袭扰,也不一定是这支明军的对手。
再加上吉安将情况说的非常严重,仿佛吉安随时要被攻破的样子,十万火急的样子。
几个信息汇总,让清军不得不支援吉安。
船队成功从雷池进入了黄梅到了湖北的地界后。
明军依旧在安庆城下停留些时日,安庆府在这短短时间内被清军祸害的够深,无数藏于山野的百姓听闻王师在安庆城下,纷纷请求归附,前往荆湘避难。
浩浩汤汤怕是有百万之多,朱肆为了这些百姓不被屠戮,只等在这里牵制清军。
潜县的天堂寨是附近数一数二的大寨,最鼎盛的时候有三千多户人,一万多人生活在这里,并且形成了乡集。
但是被清军的坚壁清野的命令下来,壮丁全部被赶到了潜县,村寨和农田都被付之一炬。
只留下上百名垂垂老者留在这片废墟上。
这些人都是古稀之年,连行动都有些不便,自然无法给明军提供什么“帮助”,所以清军坚壁清野过程中,对于这些老人,管都懒得管,赶出家园,任其自生自灭。
按照以前的情况,这些人只能被活活饿死在野外。
还好张煌言闻讯攻占了安庆府下面的州县,让被抓到潜县的壮丁返回家乡,又赈济了一些粮食,这才得以苟活到今日。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听说王师又得了几场大胜,但是无奈兵力匮乏,只能引兵西归。
王师一走,若无意外,清军便会让安庆一地沦为白地,以免下次对战的时候,让明军得到补给。
所以天堂寨的几大宗族姓氏一起召开了大会,让本寨的青壮随着王师西归。
这些青壮有几个领头的,跪在祠堂里,不肯这样离去。
家中没有牵挂的青壮早已经跑去安庆追随明军的步伐,进入荆湘,留在这里的皆是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