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山水再一程
两个多月前,彭万泉教授因骨质并发症,进入中江的大医院做康复治疗,住院之前他对雷石照明技术部做了妥善安排,陈世奇扛起大梁,并提拔了一批技术骨干。
每隔十天,闵松岳就会来探望,甭管自己想不想知道的消息,这老头儿不说完不肯走,搞得他身在百里外、满心南镇事。
这天他正在病房悠然打着太极,准时准点闵松岳又来了,不像从前由不得自己多打几套拳法,他就要上前聒噪,今时一见远要凝重许多。
“人家都是报喜不报忧,你一来准没好事,又怎么了?”
“老彭,镇上又暴雷了。”
说话间,闵松岳拿出一份报纸,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着一篇报道,《南镇万家灯火工程第六批次产品未通过技术测试》。
这第六批次是南镇自从启动万家灯火工程以来的排序,前后已历十多年,这一批次足足有四百万个LED灯泡。
彭万泉逐字逐句读完这篇报道,它不只是万家灯火工程的问题,大段大段更多在讲的是LED产品的乱象。
自从LED产品进入光源市场,许多学了半吊子技术的企业嗅到了先吃螃蟹的大利,再加上初期LED标准混乱,镇上管理有时无从下手,这导致低品质的LED灯疯狂在市场蔓延。
既立潮头,必要经历最烈的风雨,闵松岳对南镇一场场危机有着深沉的记忆。当下的困境让他想到了90年那次吸顶灯危机、05年爆发的专利危机,南镇的产业阵痛并未因为时代向前而有所缓解,而是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亦步亦趋”。
设计变革与光源变革,正在成为这方灯火世界的一体两翼,这篇报道借万家灯火之机、表质量危机之实,许多LED灯泡比节能灯的价格还低,但更频繁的更换反而能让很多商家滋长更多利润。
彭万泉缓缓把报纸压在茶杯之下,而后抱起手臂看向窗外,正当以为他要讲什么见地的时候,却是这般问了出来。
“清石哪天回来?”
“短时间里别指望了,他现在是镇上跑龙城的先锋官,而且迪拜有千万美元的灯火工程,那边的事够他头疼一阵子了。”
“据我所知,这第六批次万家灯火是海光给各家揽到的大活,这一千个灯泡有三成不能过检,技术上说这极度反常,不过却足够把事情闹大,那小子现在变得这么阴了吗?”
闵松岳连连摆手,“你别问我,技术上和他打交道的是你,你都不清楚我更无可奉告。不过真要是他阴了这一手,我也举手赞成,这个桶里天天都在装火药,早点给它点了才能少波及一些。”
“那小子行事总是定图再落子,今天这个局面我想也是如此,LED需要在标准框架向前走,这个标准框架包含水压、锈蚀、老化、潮态、跌落等几十项技术参数,只有把标准收紧才能保证市面流通的品质。”
“你能说点我听得懂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