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灯火

第180章 鸿翼扶摇

第181章 鸿翼扶摇

光化的竞争,根本上是驱动器的竞争,尖端的驱动器才可以保障更好的光影效果,并兼顾能耗、寿命和环境适应等各项指标。通俗来说,驱动器就像刺绣的手艺范畴,而LED灯头灯条相当于丝线。

除了雷石,另八家企业均来自不同的国家,欧洲有德法、亚洲有韩国以色列,代表着世界照明领域的第二梯队。

偌大的会场坐着两百多人,各个国家穿着统一服装,整整齐齐一块块,看上去就像一个个方阵。

如何阐述驱动器的优势,各个团队都使出浑身解数。有的以车用大电流驱动器为灵感,以串联的方式控制输出;有的在传感方面大做文章,生成多传感器联动的驱动器;还有的主打蓝牙遥控技术,总之以各种技术强项接引着形形色色的驱动器。

无一例外,自主研发四个字是各家反复强调的重点,定制开发、不可替代,既展现出对阿拉伯人的绝对尊重,又彰显自身对技术的强大信心。

雷石作为第七个出场,此刻所展示的这套驱动系统,名为“鸿翼”。

这是一套并联的驱动系统,其优势在于峰值电流可编程,每个独立模块都能在0-100%的亮度范围调至任何值,也就是说通过编程确立一种“灯效的静态”,由此确立了一个调光的大中枢。

改变亮度往往会让色彩表现发生变化,是灯效呈现的一大难题,在鸿翼系统中,每个独立模块共用相同的峰值电流,从而使色彩地图不会发生区域色差。

但令人意外的是,代表雷石讲标的陈世奇,只是花了很少的时间阐述鸿翼的工作原理,他把更多的篇幅用在技术的更迭上。

在LED驱动器领域,并不存在百分之百的自主,无论从任何角度着眼驱动器的打造,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从红光到蓝光再到白光LED,人类走了四十年,从几千小时的电光驱动器到十万小时,也是二十多年的技术变革。

像日光感应器、大电流驱动器乃至基于相机的LED驱动技术,更像是一棵粗壮的笋,长出来一个个嫩尖。自出研发是个漂亮的词,但有时候它只是染了个奇怪的颜色来博眼球。

一开始,陈世奇很不理解苏清石的想法,就着鸿翼全盘拆解足够他讲上半个小时,此间有诸多亮点,用技术打败技术才是最大的赢面。

但慢慢地,陈世奇联想到另一件事,大学毕业论文有一个查重的环节,人们惯常以为重复率越低就越代表着一篇更安全的论文。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因为论文不是故事,超低的重复率恰恰意味着这篇论文没有依据。就像一篇文学论文自己编了几首唐诗,工科论文不见一个公式,即便是天才,也不可能有一篇百分百原创的论文。

这正是苏清石的考量,苏清石希望陈世奇的表达,是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有国内国外成熟的技术之基,有雷石技术人与院所的合作,才有了成熟可靠的鸿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超神学院之我弟葛小伦
超神学院之我弟葛小伦
纯超神文,纯科技。葛小军穿越超神学院,我弟葛小伦,我觉醒了超级大脑,自研科技。小短裙们,琪琳,小太阳,我来了!
焊鸭子
开局宇智波,穿梭在万界
开局宇智波,穿梭在万界
李明穿越成了一名宇智波,本想在警备部摆烂,却没想到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再次穿越……
难怪你塞车
灰烬魔主
灰烬魔主
我的名字叫张延杭,是个普普通通的穿越者,兼职大学生(灵活就业),本想靠着文抄之力以及对历史大势的掌握过完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一生。没想到次年灵气复苏,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还好我同时兼职觉醒者,靠着数据化面板与模板之力穿梭于灰烬游戏的各个世界之中,获取无尽模板,增强自身。第一世界——金朝末年,武道模版,神道模板。肩上扛大炮,枪挑铁轨钢,肉身拦火车,下海掀翻火轮船,义和拳,有神助,哪吒三太子显圣下凡来,
就是要叫白熊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这部诗集,是诗人毛江凡20多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回望与阶段性总结;是对这个日新月异、辽阔壮丽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抒写;是对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真诚歌咏;是对黎民苍生、世道人心的命运记叙与心灵观照;是对生命、人生、自然万象、世界万物的相对性思考与自省式表达。这部诗集经精心遴选,共选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120多首诗歌。整部诗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尘世帖”,第二辑为“四时书”,第三辑为“万物
毛江凡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来到雪鹰领主的世界,成为东伯雪鹰的舅舅墨阳琛,学习法术,领悟真意,突破神明,天赋绝顶,顺风顺水。唯一的麻烦就是要时刻担心未来的大腿会不会消失?“雪鹰实力提升有点慢啊!我还得帮帮他。”《莽荒纪》《星辰变》《飞剑问道》《盘龙》《吞噬星空》…………一个舅舅帮助外甥利人利己的伟大胸怀……
梦光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