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灯火

第116章 新方案

第117章 新方案

说起一桌菜的讲究,可以是鲁菜盛宴可以是粤菜全席,也可以是海鲜宴或是全羊宴,只要本着一个点,那么说道便来了。

灯博会六馆,横看竖看总该有条线,但随着国风馆的突然闯入,人们这才意识到,苏清石给镇里出了个大难题。

缘初的国风灯饰让人印象深刻,多处可见陶瓷、剪纸、刺绣等传统元素,这就使得馆与馆的功能出现交叉。并且有了国风元素打造的意境灯饰,又让工艺嫁接的灯饰相形见绌,对一些照搬手工艺而来的灯饰来说,像是半加工的产品。

要是这样下去,潜心规划的六座馆变得食之无味了。

曲国兵大是慌张,他万没想到那个道克森国际代理会那般力挺,经发办这边已经兜不住了。

苏清石的做法引来一片舆论讨伐,首先让镇委与中照协措手不及,也让那些已经入选的企业愤懑不已,更重要的是,灯博会还未开,南镇先来了一波自我否定。

不过同时也出现业界一部分人的声援,借鉴不等于抄袭、传统文化需要消化,但坊间无人听得进这样的空话。此时跳出来的都是本就入不得六馆的人,一个个吆喝得来劲,你们倒是说说谁家的第一盏灯不是抄来的?

在更多人眼中,苏清石这极尽趋利之人,此时终于不再藏起獠牙。他早不动晚不动,在数着日子等灯博会的时候突然发难,让人全然没有迎头一击的准备。

陆燕歌也觉得被苏清石诓了一手,当下坊间两派的热烈争论,才是六馆真正的骑虎难下,苏清石先起台子再唱戏,他甚至怀疑连热论的话头都是苏清石算计的一部分。

陆燕歌更是意识到,这样的莽武得罪了所有人,对苏清石对雷石都不是好事,如此行事让镇委让中照协怎么想?又让业界同行怎么看?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手段有所取有所不取。

再者说了,以雷石的声誉地位,在全镇业界号召些团结一心的事,谁看着都亮堂,自己也会越来越红火,何必做这跌份的举动呢。

所以当苏清石来拜访他的时候,那副陌生冰冷、不屑多言一字的神态,与从前判若两人,先把水搅浑再想换一个罐子澄清,天底下就你苏清石求仁得仁?

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一大早,陆燕歌却早早来到镇委,第一个出现在镇长办公室。

苏清石给他算了一笔“过犹不及”的账,按照展会的预期,这一次前来参加灯博会的将达到三十万人次,而所能接待的国外商团,总数区区千人。哪怕这些商团都能带着订单走,做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总单量的三成。

我们希望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灯饰,但别忘了,这么多年,南镇也从来没机会向国内真正展现过自己。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一个镇,迎来了一场历史性的盛会,打开国人的南镇视野,难道就不算考量吗?

事情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是因为自灯博会这个提法出现以来,“洋气”就占了上风,拉来的国外经销商成了一种隐性标准,各大名册上甚至排起来座次,“世界窗口”的意图用力过猛。

然回头望去,国内何尝没有长路,南镇从混战中挺过来,但放眼全国灯饰界,大城市大牌子余响仍在盘旋,仍被许多经销商视为金字招牌。别看许多企业搬到了南镇,实际上并没有给南镇带来多少加成,企业并不会把迁徙历程写在产品说明书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