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国风(2)
苏清石计划兵分三路。
首先把国艺中心的人请到缘初,商讨在国艺中心设立一处“国风灯饰馆”的可行性。
说起这个国艺中心,乃是中江建投的标志性工程,而且不同于其他,这项工程中江建投还是资方。国艺中心顾名思义,那是一个展示各类中华文化的城市展馆。当时中江建投为雷石牵线广福珠宝,雷石投桃报李为国艺中心设计了一套专属灯饰。
苏清石此举最大的意图,在于向南镇阐明,缘初灯饰的“望荷舒”“如意图”“唐三彩座灯”等等,可以独自撑起一座国风馆,乃至可以参考在国艺中心的陈设进行布置,先解决“能否”的问题。
接下来苏清石找到了陈北中,陈北中与陆燕歌二十多年老交情,由他出面来办最是省时省力。坊间无人不知,那陆燕歌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照协的态度,关于这座独立企业的国风馆,苏清石需要中照协宝贵的一票。
料理完这些事之后,苏清石才来到了经发办主任的办公室。
镇委进驻新的办公大楼,从前来镇委要在绿荫下走一段很长的镇委大院,今时再来最当紧的是找停车位,尽眼望去,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车牌。
曲国兵已听到风声,缘初的名堂在南镇响了起来,中照协在实地参观后,也给出了可行的答案。
坐在舒软的米色沙发,木制的茶台一旁放着一罐螺状的茶叶,办公室里到处可见与灯饰有关的书籍报刊,就连苏清石的左手边的沙发扶手,也放着一本《灯饰产业研究报告》。
曲国兵看上去很忙碌,忙到连茶叶都忘了打开。
“苏总时间宝贵,我这边也有多事要处理,这件事我就直说了。如果是在决定要办灯博会的那天苏总有这个提议,镇委上下绝对会认真研究,但现在只有一个来月了,那六座馆的布置不可能推倒重来。”
“那是初始机制,这一变可就全乱套了。”曲国兵又补充了一句。
苏清石猜得出,曲国兵一定会以机制压人,因为从这个角度讲话,最易让对方知难而退。
“曲主任,瓷艺是国风,刺绣也是国风,这没人会否认。但国风灯饰的展现,是传统工艺的嫁接,还是国风意境的二次创作,我认为两者有深入的区别。”
曲国兵摇起头来,“苏总已然说得多了,自始至终并没有国风馆这个提法。”
苏清石不接曲国兵的话,自顾继续说了起来,“在从前,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都陷入一个误区,我们把感兴趣和市场力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新鲜并不能代表销路。”
“曲主任,外国人并不了解大宋青花、大明刺绣,我们一百分的文化感,在他们眼中只是青色、红色的某种表现而已。就像我始终不能理解,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在欧美那么受欢迎。”
苏清石此来,曲国兵大有心理准备,但他怎也没想到,苏清石突然聊起来对灯饰的理解。这番话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一时让曲国兵想不出反驳之辞,可要是与他探讨,又容易在这行业本家人面前露了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