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代理人
就在苏清石与孟堂举步步商议的时候,这个夜晚的何厚谦在中江度过。
约他的人给何厚谦安排了一整天的行程,先后看过榄山镇在中江建成的菊艺中心和市里也非常重视的菊文化产业园,表面看去此行的目的是为雷石引荐新买家,实际却很像一块敲门砖。
与昊运解约,意味着雷石在中江这个大盘,处于千载难逢的空窗,灯饰经销圈子盯着每处风吹草动,数月以来亲去济王滩一谈的人不在少数。
因为人们都知道,即便雷石从厂商的角度再怎么发力,也只有稳而没有拓,想重振中江市场离不开可以独揽大面的代理商。
更准确地说,是代理人。
任何一家规模不俗的灯饰厂,都没有精力维护所有的经销网点,而往往是把持住上层关系,利用代理商的能量,自身扩局也好招徕亲友也罢,通过销售的层面开枝散叶。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
何厚谦心知此行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若事情妥切,这个忙他绝对是乐意帮的。别的不说,约他的这个人乃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正是走出榄山准备创业的霍小柯。
雷石的灯饰在榄山镇早有名气,菊花会之后那里成了休闲广场,霍小柯利用随处可见的昭示,在村镇间没少给雷石镀了金。再加上南镇有多火,同为中江一镇的榄山岂能没有耳闻。
这给霍小柯的资金打了底,他动员了几乎半个村子的人入股,募得的这笔资金达到二百一十万。并且他还带出来一个榄山团队,这些人要么参与过大小菊会的举办,要么是经常跑外事的人,懂销售脑子活做事不生分。
见何厚谦之前,霍小柯做足了功课,他已和包括中江家居大世界、建材大商汇在内的许多商场先走了一遍意向合作,可以说在中江的一根根钉子已经铸成,就看雷石愿不愿意楔了。
而且霍小柯的背后还有榄山镇的资源,那里热势虽不如南镇,但闻名中外千品菊花所带来的兴盛,也不是一般乡镇可比。
正常来想,场子路子已铺得如此夯实,该是雷石找上门才是。关键在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厂商拿给经销商的价格,雷石内部对经销体系有明确的划分,就像卖车一样,市里的店与县里的店卖着差不多的价格,但赚到的绝不是同一个数目。
假如一盏灯的市场价是八十元,五十元拿灯还是六十元拿灯,关乎经销盈利的根本。昊运鼎盛时,年进五万灯,只这不同的资质便多了五十万营收,再加上面向客群的价差,一年多的时间霍小柯便能补齐募得资金。
在这九十年代,万元户就是大大的有钱人,千禧年前的年赚百万,简直可称创业神话。
霍小柯的终极意图便是取代从前的昊运,他不仅要补昊运这个空当,还渴望拿到与昊运一样的对待,拿到与梅商汇、滨城总经销一样的资质,所有行动的动力都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