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在很多人的思量中,这不是进城而是下乡,当下的沉寂只是立足尚不稳罢了。
不得不说,从前的中国灯饰业,不论是三足鼎立还是四龙争珠,都已成为过去时,头角凌厉的南镇成为博弈的大沙盘。
但就在这个年初,街道上元旦贺岁灯正亮的通红时,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坊间传了起来,起初听来人尽摇头,后面传着传着却又越来越像样。
这是灯饰圈闻所未闻的事,但最早传出来的却是花木商人,有人说镇委下了任务,要在今秋之前培植出三十万盆花卉。
得是什么样的大事,会用到三十万盆花?再一想,南镇还能有什么样的大事。
这些花卉的用途,为的是一个叫“灯饰博览会”的东西。
也正是博览会这三个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世博会、工博会、园博会、农博会,这等世界级名头的博览会,人们听过很多,但灯博会还是第一次。
从前关于灯饰的推介,无非灯会灯展灯节,在镇里用镇委大院、去中江租排铺子。
之所以称为博览会,不仅规模庞大、规格极高,甚至还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天生就冠着大城市之名。就算某一地域的特色商品,最终也是到首府之类的地方去办,放在本地那叫大集。
所以说,天底下哪有在一个镇子办博览会的道理?
但不管怎样,这风是刮出来了,不久之后,南镇所有的在施工程都收到了限期,紧接着,政府办公楼、国贸广场、十亩户外灯饰展销区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
信号不止于此,很快镇委开始组织大型质量普查会议,前后历经八次,总计到场有五千多人,南镇与津古源数千家企业无一落下。与此同时,市镇两级联动,接连组织起来三十多支质量监察队,或明察或暗访,强度比那年李逵李鬼强了几百倍。
不少企业又被纠了出来,并不是从前说的质量不过关,而是无法通过国际认证。也就是说,产品没问题,但就是不达标。
至于什么是达标,很多人看向认证质量单的时候,无不离得远远,谨慎程度就跟看定时炸弹也似的,斜着眼、皱着眉、咧着嘴。
过了一关还不成,这一连串的大写英文,那是关公送嫂子、过五关杀一路。
ISO9000、欧共体CE、美国UL、加拿大CUL……
我了个祖宗,这都是些啥玩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