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百万灯
一九九九年,元旦过后。
入夜后的南镇,除了一如既往的灯火亮色,这里变得喧噪起来。
铲车把树木夷平、把屋舍推倒,有的地方传着泥沙搅拌的声音、打桩机刺耳的轰鸣,还有些地方则已走进室内,电焊电锯打孔,密集又炽烈,构成南镇的另一幅景象。
林家湾、潘家庄、国槐大道西,一支支工程队无处不在,若是初来南镇,让人觉得整个镇子都在装修。
在镇委的备案中,都是如“灯饰物流园”“宁城南镇卖场”“温岭灯饰中心”“佛江南镇灯饰园”“东江南镇灯饰园”这样的名字,它们的背后又都是十几个几十个企业名字。
连郊区的土地也被规划排号,除了南镇财力雄厚的企业主,外来的地产商也瞄向了南镇,无论实体虚体,人的聚涌是一切生财之路的前提。再者说,这也属于灯饰产业不可缺少的配套,人来人往吃吃住住都需有安顿,这也叫以产兴城。
只是那个晨有炊烟、暮有犬吠的南镇,一去不返了,裹在热浪与热浪之间的人们,也未曾与他好好道个别。
济王滩的雷石工厂,主入口的外墙上,挂着一块块形如机顶盖的金色牌子,有的写着“灯饰工厂示范区”,有的写着“三星级灯饰工厂”,有的来自市里,有的来自省里。
与此同时,各地前来工厂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迫得雷石不得不组一个接待部门,厂区的两大流水线令人印象深刻。
苏清石欧洲行之后,铜灯、玻璃灯两条流水线几乎推倒重来,先是购置了大型的车床器械,请专家技术人做核心组件开发,后又在每一个设备环节大量投入,保证最顺畅的生产全程。
这一天是个有些特殊的日子,按照雷石内部的生产序列号。
第一百万盏灯诞生了。
这是一盏天鹅吊灯。
在雷石厂区的灯饰馆中,排列着很多像这样有进程意义的灯饰,从一九八七年的第一万盏,到一九九零年的第五万盏,再到一九九二年的第十万盏、一九九六年的第五十万盏,一共摆着二十多件。
对苏清石来说,由此书写的进程符号,比任何锦旗与牌匾都有意义。这不仅代表着雷石坚实的市场之路,还能让他更清晰看到那一年的自己在哪里。以这样一种方式念旧,过往的每一幕都分外真实。
比方说,第一万盏灯是鼓叶吊灯,而今时的它早已退出雷石的主力产品。更是在不久之前,考虑到那是由花鱼灯改装而来,又因花鱼灯是完全仿制,这两类灯同时停产了。但回望历程,他们的身上闪着雷石最亮的功勋。
第十万盏灯是铃兰吊灯,不知不觉已成了雷石的经典系列,哪怕到了今天,他也是雷石后起灯饰中最为出彩的一类。外国人说一款经典的灯饰,至少可以延续五十年,此时听来并非虚言。
自打十周年后,雷石每年的销量都保持在二十万盏以上,在雷石的产品矩阵中,最贵的树形大吊灯价格在千元以上,最便宜的壁灯则是十多元,综合来说雷石每年的销售额都能达到千万。
而这些还是依托原有的生产线,如今雷石已完成了新旧过渡,千禧年之后将是怎样的灯火局面,有人无比期待,也有人不愿多见。
外面的形势依然不平静,涌在南镇之内的热腾大有短兵相接之势,并且在各处动工之前,苏清石已然动了不少人的奶酪。要知道此来之人无不强势,从前各个都是地主,看上去共谋灯饰产业,私底下无不是联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