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三只分属不同部族的骑兵皆狂卷而来,带起漫天灰尘,显示出他们飞驰的速度。
可是,当三支骑兵汇合,停于一处,为首的主帅都看到自己友军脸上那失望的表情。
“娘的!唐军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这样的围攻都让他们安然撤退,这草原到底是突厥人的草原还是唐军的草原!”
怪不得这些首领又急又气。
他们先前竟然被“一小股”唐军骑兵压着打,明明他们自己都能感觉到形势在不断好转,唐军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可是对于李靖的畏惧还是占据着上风。
发现周围唐军的探马大幅减少,他们第一时间竟然不敢往前探,生怕这又是李靖的秘密,当他们真正发现唐军消失,兵分三路同时进逼,却已经找不到李靖大军的踪影了。
“白白被耍了!李靖肯定是大唐最狡猾的人,以后面对这个人的军队,绝对不能再被他戏耍,就应该直来越去地与之交战!”
有位头领自以为得计地进行总结,却遭到了同伴狂甩白眼。
没人敢把他的总结当回事,面对李靖,犹豫不决固然会错失战机,但如果战术太过直白,更会落进他的陷阱。
那时就不止错失战机,自己还要吃个大败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因何而败。
“我们还要不要再往大唐边境追击一番,说不定有些唐朝的步军来不及撤退,咱们若能将之击败,不仅在大汗那里有所交代,甚至还能缴获得大量的物资。”
“说得对啊,李靖指挥的都是骑兵,他们跑得确实快,但是我就不信那些步军也能快速撤回去。”
撤退中的大军,必定会露出不少破绽,这就是骑兵发起突袭的机会。
唐军杀入草原的主力确实是李靖的骑兵,可是为了掩护这支骑兵,大唐还派来了很多步军在其侧翼。
“说得对,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发兵!警察,你带几个人把详细情况上报可汗。”
军中有些头脑灵活的首领对接下来的追击根本不抱希望了。
换成其他的唐军主帅,可能真的会露出破绽,让他们勉强有些收获。
可是李靖的指挥真称得上滴水不漏,他们至少被对方骗了一天半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一支步军行出很远的距离,他们现在刚刚起步去追,等追过这十余里的距离,人家又能走出很远一段距离了。
那些首领虽然想到了这种可能,但是现在大军无事可做,倒不如追击一番,万一能有收获呢?
何况在现在的气氛下,也不适合说些灭自己威风的话。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所谓的头脑灵活也只是相对于部族中的莽夫而言,相对于李靖的指挥,他们还是想得太少了。
当他们“确认”了李靖的骑兵撤走,自己大军能放心追击之后,为了提升速度,各部族不能再维持密集的阵型,更不可能让三大部族军互相策应。
确实,在一支大军进行全面撤退之时,很容易露出破绽。
同样的,当一支大军放心大胆地开始追击之时,也会露出破绽。
区别只在于,李靖非常清楚他们会露出破绽的时机,也明白在哪里会露出破绽。可是突厥人却没想过,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李靖还敢算计他们!
三支大军刚刚分开,李靖直接从隐藏在暗处杀了出来,选择左翼的突厥骑军全力突袭。
以他们的兵力,面对的就算是李靖的主力,也不至于太过不堪。
问题是,他们怕呀!
之前同等兵力面对李靖骑兵,都被揍得没有还手之力,何况现在是个人最先升起的念头都是他们落入了李靖的陷阱之中。
唐军根本没有撤走!他们就是故意营造出这样的假象,目的就是让他们轻率追击,好埋伏自己。
这种想法直接打击了己方士气,面对唐军突然杀出来,直接就崩溃了,除了少量的勇士和首领亲军,大部分将士刚一接战扭头就跑。
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们一支追击的大军给打败了。
不过李靖非常清醒,没有顾着追击敌人,斩杀敌军士卒,而是借机制造大的混乱,然后扭转方向,继续撤退。
经过这次突袭,突厥大军的判断会进一步被迷惑。
就算吉利可汗亲身在此,也不敢轻易下判断,李靖到底是真的要撤退还是算计他们。
谨慎起见,突厥的大军必定会打成一团。
因为全员骑兵,他们依然可以发起追击,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先要耽误相当长的时间进行集结,之后追击的速度也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