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第64章 君臣奏对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

“卿的意思就是,先把大本营守好,然后再寻求机会收复失地,扩大地牌是吧。”

赵鼎点头:“汴梁城是宋朝的根本,但是现在,自金国攻宋以来,将士们提心吊胆,又拼命搏杀,在野外劳累的时间长,财务花费很多,百姓支持抗金,已经耽误了很多正经工作时间。”

“所以,眼下臣觉得,应该认真整治,汴梁城的守备力量,让城外地老本姓着手开垦农田,进行汴梁乃至国内的自我治理,使国家根本稳固。”

“陛下之前曾提出过持久战的理论,为什么到了此时便不坚持了呢。战争是要死人的,金兵的战斗力还很可观,反复拉锯之下,耽误的是大宋。为什么不能等国家稳固了,再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再来战胜敌人,报仇雪恨呢?”

赵桓沉吟良久:“卿说得对,朕稍微有一点点上头了,没有付出太多的代价就让金国主动议和退兵,朕是有点飘了。”

赵鼎拱了拱手:“臣十分佩服陛下,能逼迫金国退兵自然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陛下也曾说过,军事力量是外交的基础和保障。依臣来看,大宋的军事力量并不太弱,以前打败仗也只是因为统帅无能,种家军、折家军、张家军的战斗力都是威名赫赫,不逊色于金兵。”

“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选择正确的治国方略,等到我们治理好政事,充实仓库。鼓舞士气,准备武器,严明军纪,等到国力强盛了,就可以在陛下的统领下,大举进行讨伐,臣相信,以陛下的威望和谋略,收复燕云轻而易举。”

说到这里,赵桓彻底明白赵鼎的想法:“一个词,那就是稳健,大宋在宋徽宗的折腾下,已经是千疮百孔,没有灭亡,已经是哲宗留下的底子雄厚了。现在就已经是极限了,哪怕是一根轻飘飘的稻草也可能压垮这个庞大的宋朝。”

赵桓自己脑补赵鼎心底没说出的那些话:“所以,为了江山稳固,还是不要瞎折腾的好,真把战争的时间延长,大宋说不定自己就挂掉了,金国既然要撤兵,就休战吧,都去搞发展。”

赵桓突然看着赵鼎说了一句:“搞发展好啊,有朕这个一把手在,发展经济,提高国力那要甩开金国蛮夷几百里,这可是朕的专业。”

“????”

不明觉厉,但是意思差不多。

“既然陛下认可了臣说的,苟住老家在对外,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么臣冒死呈上五策。”

“?????”

我以为你都结束了,你跟我说刚开始。

“说吧,朕愿闻其详,不知这五策是?”

“信任辅弼!”

“公选人才!”

“变革士风!”

“爱惜国力!”

“务尽人事!”

更新,新鲜出炉啦!!!

快来看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