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黎军威,武举!
大黎历,仁和四十六年冬,十二月末。
大黎武举,魁首之争,正式开始。
城中,万人空巷。
武举的地点,按照惯例,定在南坊御林军校场。
这是一处极为宽敞的演武之地,以往作为军中比武、阅兵的场所,受管制,常人进不去。
如今,向全京城百姓暂时免费开放。
说是全部开放,但实际上,场地再宽广,也无法容纳下众多观众。
因而,就有聪明、会做生意的商家,在场外临时修了高高的看台,视野清晰,对场内一览无余。
既然是生意,就是要赚钱、要收费的。
根据位置的好坏,从十两银子到千两银子不等,也不贵
——对萧平,以及城中腰包鼓鼓的富豪来说。
而对于大多数,五两银子便够一个家庭,一月开销的普通百姓来说。
根本高攀不起......
大清早。
萧平坐在其中一处看台上,饶有趣味地看着校场中,早早就来占好位置的众多吃瓜群众。
一旁,年轻俏丽的侍女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挑了一块淡粉色、做工精致的梅花糕,用小木夹递到嘴边。
萧平张嘴,咬了一口,慢条斯理地咀嚼几下,缓缓咽入肚中。
眼神往桌上的茶壶一瞥。
善解人意,侍奉入微的侍女,当即就倒了一杯茶,递到嘴边。
萧平低头浅啜了一口,感叹道:
地主阶级,真是腐败啊!
不过......
五百两银子一天的看台,舒坦!
说是看台,其实这是一个封闭透气的房间,不惧刮风下雨,酷暑寒冬。
萧平坐在靠窗的位置,放眼可以远眺整个校场。
因为是军中演练、比武所用,所以提供给观众的设施比较简陋。
甚至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校场中深夜就起来占位置的百姓,很多都是席地坐在地上,用几件旧衣裳垫着屁股。
阻挡冬日里,自地下传递而来的刺骨冰寒。
百姓却乐在其中。
毕竟,眼前可是举国盛事,各州天骄汇聚的武举!
校场中间,被众人围着的,是一处用坚硬无比的万年寒岩铺就的擂台。
擂台宽广,从东到西足够成年人小跑一阵,气喘吁吁。
擂台靠北,有十九层石阶,石阶往上,是阅兵台。
昔年,黎太祖和武王率开国文武,曾在此阅兵。
数十万乱世中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虎贲精锐,整整齐齐肃立在这里,向天下宣告:
虞失其鹿,大黎逐之!
黎皇登基,天下共尊!
萧平看着校场中,乌泱泱一片的人头,心中几乎能想象。
虞末,大黎义军筚路蓝缕,一步步从衰微走向天下强军。
猛将如云,精兵如雨,在脚下校场一展虎贲雄姿。
可如今......
萧平想到那晚,面对各势力咄咄逼人,在大黎京城中大打出手。
朝廷却只能前半夜坐观,后半夜调停,而不能强势镇压。
如今的大黎,竟已经虚弱至此?
摇了摇头,萧平再次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若是局势不对,趁早开溜!
大不了趁改朝换代之后,再回来,继续隐于闹市,看人间烟火气。
心中正想到这里。
校场中,主持本次武举的一众朝廷兵部为主的官员、缉捕司监察、调来维护秩序的军方精锐,已经一一就位。
场中秩序骤然一肃!
持旗将一路小跑至擂台中央。
大黎军旗一举!
场中披坚执锐的精锐军卒,规模至少数千人,令行禁止,齐齐大喝三声!
武!
武!
武!
随后,军旗向左一挥。
校场边角,几个肌肉矫健的军中猛将,亲自锤响军鼓,吹响号角。
军鼓沉闷,号角苍凉。
相衬之下,仿佛能切身让人感受到战阵凶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