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石城县义军

第115章 石城县义军

招安聊到中午暂停。

众人都说得嘴皮子都干了。

王浩起身说道:

“已经正午了,剩下的不妨下午再谈,六修先生远道而来,在下略备一席酒水,还请赏光。”

“也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郭维经没有拒绝。

他对王浩的观感还算良好。

虽然诏安条件还没谈拢,但是可以接着谈吗。

其实不止王浩,郭维经也觉得这个条件给的是真不咋地。

招降一般的小反贼也就算了,那王浩显然不能当一般的反贼来算。

他在来这里之前,先回家省了一下亲。

结果发现自家的田虽然分了,但是族亲通过拍卖拿到了几间商铺,王浩甚至赠送给了他家一间盐店的专营权。

问家里人,家里说是他家因为没有什么民愤而且颇有贤名,所以被王浩给选成了士绅典型来优待。

这优待的太过了,吓得郭维经还以为他家已经从贼了呢。

临近中午,王浩宴请使团。

雇佣的仆役端来饭菜,有酒有肉。

但对熊文灿而言,并不十分丰盛,他一路上跟着死太监来这里。

没到一地,那太监都会让地方官摆上宴席。

他虽然颇为不齿,但不吃白不吃。

和那些宴席相比,王浩的宴席就显得特别寒酸。

仅有河鱼,一些鸡肉和猪肉,连盘牛肉都没有。

不过郭维经却很高兴。

他中举之前过得也不是什么好日子。

这些饭菜并不丰盛,反而能衬托出王浩有别与其他反贼的品质。

他不搞奢侈享受。

这点是很难得的。

李邦华和解学龙等人倒吃得高兴,他们平时的工作餐,虽然也有肉,但肯定不如这一顿。

太监方冒生,有筷子百般聊赖的戳着桌子上的鱼,心中很是不爽。

他在地方官哪里,就算对方心里不爽他,也不敢当面给他脸色看。

毕竟他是太监,皇帝的近侍,同时也是这次诏安的真正皇使。

这次来诏安王浩这个反贼。

在他的臆想中,对方应该感激涕零,对自己俯首帖耳。

自己宣召圣旨后,王浩应该朝他跪地叩头以谢皇恩。

在把自己客客气气的给请进县城里,好酒好菜上着,最好在有人伴舞助兴。

虽然他是个太监,但也不妨碍他吃喝时看歌姬跳舞。

就不兴人家太监欣赏歌舞吗,带清的太监和娶妻呢,单吃饭多单调啊,他又不会吟诗作对。

可现实是,崇祯帝的那封招安诏书,一式两份,一份皇帝诏书,一份内阁文书。

皇帝诏书是为了显示圣主隆恩,内阁诏书才是由大明内阁签署的正式招安文书。

方冒生废了老大劲才背下的。

他不识字,要知道哪怕是皇宫里,大多数的太监都是完全不认识字的,这是老朱规定的,这样的人一辈子只能做些杂役粗活。

而能够识文断字的太监则有可能进入司礼监,协助处理文书事务,或是被派出去担当军监,矿监或税监等等......

至不济也能外出传旨送信,收点红包。

小日子会滋润许多。所以哪怕在太监群体中,有文化也是非常吃香,很了不得的事情。

方冒生识字只有二三百,但这已经是他刻苦学来。

宫廷里有专门培养太监识字的机构,但只有极少数人能进。

他只能和其他那些非常有“上进心”的太监们一样,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

花点钱像别的太监问几个字,又或者逮到去书房打扫的时候看上三四页......

好不容易才被列入“文化太监”的行列,这回又花了多年积蓄去打点上司,拉下脸皮求干爹说情,承诺为他捞银子,这才终于得到这次机会当这个传旨太监。

而当这个太监也是有门道的,那帮给天子拟诏的翰林们总爱用生僻古字,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显示他们的渊博。

因此出门时经常会碰到圣旨上有文字不认识的情况,万一在宣读皇帝诏书时念错,那麻烦可就大了,运气不好甚至可能掉脑袋。

所以公公们对此非常小心,他们的对策是死记硬背——每次在传旨之前都请人把文书通篇诵读,自己跟着背熟了,到时候就不会出岔子。

结果方冒生死记硬背两篇诏书,到了王浩这里,连念都没得念。

王浩都懒得搭理他,一双眼睛就盯着郭维经,硬是从他那么了解了朝廷的诏安待遇。

而自己也冷落在一边,没有叩头和歌舞作伴,甚至连好一点的酒席都没有。

这心理落差可太大了。

而这心理一有落差,偏见和怨恨就出来了。

特别是太监这种小心眼的,自然是对王浩这番态度深有不满。

而宴席和自己以往品尝的山珍海味相比,显得非常寒酸。

种种怨怼加在一起,就让这太监犹如王八退房——鳖不住了。

这货率先发难到:

“你这贼厮,莫不是故意怠慢我等,竟敢拿这等山野之物招待朝廷天使!”

王浩不急不慢地夹起一块瘦肉,瞥了方冒生一眼,随后向郭维经问到:

“六修先生觉得收到怠慢了吗?”

郭维经那不知道那方冒生是在发泄不满,便说道:

“并没有,王总督招待的很好。”

王浩听后,便冷笑着看向方冒生。

他压根就没在乎这个死太监。

只要稳住郭维经就好了。

他本来就没想诏安,只是趁着此番诏安,给自己弄点喘息和发展的时间。

毕竟这一来一回,就得两月以上,这有不是八百里加急,使团肯定是慢慢走的。

这次就委托诏安条件不和心意。

崇祯愿意给自己提高官职,那就接着拖,不愿意的话,等诏安团队回到北京,也快俩月过去了。

他也有一定的时间操练士兵。

方冒生被王浩给怼了。

他心里怒极了。

但环顾四周,这周边到处都是反贼,他虽然怨恨,但更惜命。

不敢在这里朝王浩发作,只能灰溜溜地夹起尾巴收声。

............

吃过宴席,是中午的休息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郭维经开始和蔡文诏交流信息。

蔡文诏说道:“李邦华好像反对招安,解学龙亦是如此,晚生惭愧,没能完成大使交代的任务。”

郭维经问道:“别的反贼大官呢?”

“有些同意,有些反对,大概反对有同意的两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左手握把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