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跪地磕头,说着戏文里的词汇。
“快快请起。”
王浩连忙扶起周成,问道:
“周兄弟有什么事找我吗?”
周成说道:
“好叫梁王得知,小的也读过两年村学,几年前家里也有几亩地,后来恶了地主,卖的卖,赔的赔,如今已沦为佃户了。
今年旱的严重,乡亲们都歉收了,还被地主催租,好多弟兄们家里都揭不开锅,都开始卖儿卖女了。
俺们那的佃户都盼着大王您过去,都想跟龙泉一样过好日子。”
王浩很是高兴,他的名望已经传播到外地了:
“大家都这样想?”
周成说道:“当然,大伙都盼着梁王去俺们那里分地。
只要梁王过去,小的这条命都是梁王的,从此水里水去,火里火去!”
民心所向。
王浩很满意,便说道:
“我这里又是农收的又是给百姓修屋子的,还要拆掉以前的陷阱和羊马墙,暂时需要巩固一下地盘,走不开人,不过我可以派遣官员和农社社员帮你们自行组建农社去对抗地主。
到了哪里先让地主降租!还有印子钱、高利贷,利息太高了不合理,你们借的钱粮都可以不认账!
待我修整一番,就带兵过去给你们分田!这期间你们先帮我记着,哪家地主配合,哪家不配合,等我过来时在一起算账!”
周成大喜:
“多谢梁王!”
第二天,周成带路,引着农社骨干和负责丈田的钱长乐带着十几个农兵,来到了隔壁的万安县。
开始迅速组建起农社,佃户踊跃加入不说,许多自耕农也参与进来。
也不是不给地主交租子,只是今年歉收,佃户先要留够自己的过冬口粮,剩下的才给地主送去。
说实话,就今年这个产量,留够自己过冬的,给地主的就剩下多少了。
而且,以前借的高利贷,印子钱,全部都不认账了!
除了对抗地主,农社还开始对抗官府。
坚决不承认地方征收的苛捐杂税,只交了秋赋和辽饷。
这下子,连小地主都愿意加入农社了。
那些富农和小地主门,是不愿投献土地的,一旦投献就得给人做佃户,因此成为给官府纳税的主力。
他们加入农会,就是为了抗税,因为地方苛捐杂税,已经超过了朝廷正税。
富农也具有拉拢的可能。
前提是,他们家里没有举人,举人可以逃掉大量杂派和丁役。
“这帮泥腿子,真是反了天了!”
一位士绅老远按捺不住。
但是钱长乐是王浩的人,他担心杀了钱长乐引来王浩报复。
那可是连巡抚都击败的反贼呀!
所以他不敢攻击王浩的人,但是拿租佃自家田的佃户开刀的胆子还是有的,并且很大!
这厮举族出动男丁,带着家奴,直接暴力收租,给不齐的上棍子就打。
竟然一口气打死了三个佃户。
这下可好了。
直接引起了众怒。
都不用王浩去派兵。
在钱长乐的指引下,五百多个新加入农社的佃户与自耕农,一起发力攻包围了那家士绅。
那地主被吓尿了,被佃户们冲击宅子里,拖死狗一般将全家暴打一顿后拖出来公审。
审完直接吊死。
众佃户皆拍手叫好!
王浩本想慢慢来,先发展农村势力,接着锻炼基层官员,顺带掌握乡村地主的资料,以进行甄别。
可是,处决了士绅地主后,农社又一次控制不止了。
和当时张胜学王浩在瑞金一样。
经过这次吊死士绅的行动,佃户们彻底压抑不住了。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这一吊死地主后直接引爆了他们的心头火。
佃户因为农社而迅速团结并行动起来,连续杀了好几个民愤极大的大地主。
接着,没有加入农会的佃户,也开始自发起事杀灭地主。
钱长乐眼见时态失控,急忙派人去求王浩派兵镇压。
真要是放任下去,万安的农社佃户们就成了专杀地主的贼寇而不是义军了。
而李邦华在见王浩时,王浩就是在处理这件事。
但在他处理事务时,突然又有人来报:“总督,那位李老先生求见。”
“李老先生?李邦华!”
王浩大喜:
“快请他来……算了,我亲自来迎接!”
王浩快步跑出去,却见一个李邦华正袖手站在门口等候。
“李先生快快请进!”
李邦华挺意外,居然是王浩来迎接自己。
不过虽然简陋的把戏,李邦华却非常受用。
他知道王浩这是看重自己。
进门之后,王浩给李邦华到上茶水,还没来得及发问。
却听得李邦华先问道:
“先生觉得大明能彻底剿灭流寇吗?”
王浩一愣,随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难,不解决安民问题还有哪些苛捐杂税,流寇就剿不灭。
山西、陕西又连年大灾,朝廷非但不赈灾还继续在两地征收重税,农民哪里能活得下去?
除非把两省农民全部杀光,否则流寇永远都剿不干净。”
事实上,北方的某些情况,远比王浩说的更加严重!
早在天启年间,就已经是起义不断了。
山西,河南,有官员上奏辖地足有九成田亩全部抛荒,地里长的都是杂草。
徭役,征税相当严苛,被士绅官员搞得家破人亡者只能逃往他乡。
土地抛荒后,官府施行连坐法。
一户连坐十户,邻居连坐完了,又连坐亲戚。
富户交钱应役,穷人只能逃跑,有些村镇甚至变成了无人村,无人镇。
而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苛政,那就要从买官卖官说起了。
很多本地官员,从知县到知府,不是进士出身,多为贡举买官而来。
那京债利滚利,上任之后必须盘剥,否则很难利滚利能滚到让知县都恐惧的存在。
河南,陕西,山西,许多大县,被搞得八成以上土地抛荒。
李邦华又问道:
“梁王打算如何成事?”
王浩伸出左手,张开五指,随后握紧成拳:
“很简单,人多力量大!拉拢大多数,打击一小撮,以多欺少,则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