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一百零一章 刷解学龙的好感度

第102章 刷解学龙的好感度

李邦华听得王浩的话,便问到:

“可否详细说来。”

“大明之所以能有今天,除了各种天灾人祸以外,百姓赖以为生的生产物料被长期掠夺和垄断有很大的关系。

(我都不敢用生产Z料来形容了,九十八章普普通通的分田被审核批映射TG以前的打土那啥分那啥,现在我改了两三次了还是不通过,我怕不是被盯上了)

“田产是生产物料,工坊也是生产物料,矿山盐田……这些都被士绅大族垄断。

他们可以逃税避税,可以倾轧佃户农民,可以转嫁小民。

于是,国家的财政匮乏,百姓食不果腹。”

“生产物料......李邦华反复品味,随后又问道:

“资源分配和生产能力又是什么?”

王浩继续向他解释:“生产能力,就是百姓和小民们创造的财富,如粮食,手工作品,布匹等。

资源分配,是指农民佃户和市民所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被国家集中起来,再通过各级官府回馈给百姓。

修桥铺路,收容孤寡,(朱元璋建立了不少官办济良院)兴修水利,修建城池,巡防捕盗,抵御外敌……这些都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李邦华的眼前一亮,这根本是在讲明了一个国家如何运转的原理!

这样的人,真的是一个尚未冠礼的少年吗?

看着正在侃侃而谈的王浩,李邦华的呼吸开始沉重:

“你打算什么时候打下龙泉县城?”

王浩答道:“暂时先不打县城。”

“为什么?”

“目标太大,会引发关注。”

李邦华没有对此做出评价,而是又问道:“那你打算何时攻略州府。”

“等地盘扩大到三五个县后,再有万余精兵,快则明年秋收,慢则最多两年之内,必取吉安府城!

在发展一到两年,囤积粮食,操练士卒,广招工匠,打造火器,以待时机,便拿下南赣地区,进而在拿下整个江西。”

王浩说道。

李邦华又问:“占据江西之后,你准备攻打哪个省?”

王浩回答说:“北上可进湖广,但那不是我的第一目标,南下广东福建会更好一点。”

“不先打南京?”

李邦华面带微笑。

王浩的表情有些玩味:“打下南京,我岂不是成了天子第一号反贼?打它干嘛,还不如去占了四川。”

李邦华半开玩笑:“你若能占领江西,就已经是天字第一号反贼了。”

“那还是不一样的。”

王浩解释道,“南京毕竟是大明两京,若是打下南京,就是威胁江浙和整个南直隶,皇帝老子肯定不会放过我的。

但是只要我不打南京,不去碰江浙一带,甚至不去碰湖广,朝廷的首要征讨目标,就肯定是以流寇为主。

他朱由检若是敢调集大军征剿江西,半年之内打不下来,流贼和鞑子就能攻破京师!

就算是朝廷真有有识之士,打算趁我羽翼未丰想要调遣边军入江西提前灭我,我也不怕。”

王浩负手而立,自负的说道:

“他敢调边军,我就敢进湖广!

四处杀地主分田,然后裹挟民众,一路走一路杀!敢围住堵截我,我便入山打游击!”

古代军队不允许随意调动,必须要有官府或皇帝的允许才行。

客军是决不允许私自到别的省的。

所以王浩只要出了江西,接下来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到那时他既可以一路杀地主抢粮食,毁掉大明的驿站,码头,甚至包围和攻灭一些小县城,让大明的政令走不到湖广,一路毁坏大明的基层。

也可以继续尝试继续打下一块地盘,尝试经营。

实在不行,还可以进山打游击,方式多种多样。

这个说法,李邦华非常认同。

江西距离北京太远,而流寇和鞑子又太近。

崇祯只要脑子还清醒,就得先把江西放一边。

李邦华突然沉默不语,不停的摇头叹气,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在纠结着什么。

良久之后,李邦华才一声叹息,拱手作揖说道:

“恨不能早日得遇明主,孟暗,拜见主公。”

王浩大喜!

他知道李邦华的本事,这可是个能臣,并且他本人在吉安的声望极高。

他一投靠,还怕没有人才来投?

并且今后拉拢士绅也更容易了。

当下挟住李邦华的手,激动的说道:

“我得先生,胜得十万雄兵。”

李邦华很谦虚的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

............

得了李邦华,王浩的心情很是愉悦。

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钱长乐哪里,还等着他处理烂摊子呢。

其实倒也不是钱长乐的错,主要是王浩考虑不周,低估了万安哪里农民的积极性和士绅的压迫。

在看完来信后,王浩决定再抽调一些骨干,先去把农民的情绪控制好。

在派遣李来顺的第二大队过去镇场子。

趁热打铁,利用分田的机会,直接暴力夺取田地。

开始直接分田,反正龙泉这里的田基本也要丈完了。

士绅们也很配合,现在要去没有百姓基础的万安,正好军队可以为依仗。

既能镇压士绅大族,又能放在农民暴动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也是为了哪里新建的农社必须听话,确保是自己人在带领,而军队也能为他们立威。

军队越界,从龙泉赶到万安。

把万安知县吓了一跳,赶紧紧闭城门防止贼军攻城。

同时一边通知县内士绅大族捐献钱粮提供民壮守城。

一边暗中派出差役去打探消息。

万安知县是申芝芳,字素公,明嘉定县罗店镇申家楼人。

天启七年中的举人,崇祯四年的中进士。

《万安县志》记载:申芝芳于崇祯四年到任万安知县后,为政注重大局,宽严相济,务求其宜;饥荒之年,积极于县城四门施粥,全活无算;礼贤下士,乐于奖掖后进,造就良多。

是万安县历任县令中的佼佼者。

离任后,县民为建生祠,立去思碑。

崇祯上吊后,申芝芳与同乡施凤仪一同潜归南方。

此后,施凤仪投身福王,辅佐史可法镇守扬州,最后在抗击清兵的战斗中以身殉国。

申芝芳则隐居乡里,杜门读书,不事清朝。

又是一个忠臣能官。

但他和刘汝谔一样,只是文官,没有什么带兵能力。

不然也不会是他的同乡去跟史可法守城。

王浩派兵过来,申芝芳一点办法都没有。

解学龙在他县城里留下了不少军粮,申芝芳一直好好保存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