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牌随身听”的内地售价,是内地一线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五分之一。
港岛售价,虽然是内地的五倍,但却只是港岛普通职工平均工资的二十分之一。
好在,这个时候的内地与港岛,信息传递并不顺畅,才让这样的价差,得以顺利实行。
华星唱片新增的随身听业务,能把华星唱片的业绩,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一倍!
“华星牌随身听”的销售情况,体现在华星唱片1994年第一季度财报之后,让华星唱片,在恒生指数震荡下跌的情况,逆势上涨。
有优秀业绩支撑,自然能让华星唱片的股价,不受市场大环境影响。
1994年的春晚,赵方林没有再继续主动组织人手参加。
因为赵方林,与阮市长沟通过,决定由TVB和鹏城卫视,在鹏城举办一场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
原时空,地方台春晚,要到十几年后,才逐渐兴起,而且很难和已经树立起品牌形象的国家电视台春晚抗衡。
播出时间上,也会特意避开除夕,选择在除夕前后播出。
鹏城卫视,1993年1月1日上星播出之后,背靠TVB、亚视两大助力,又身处改革的前沿阵地鹏城,有一定的政策扶持,管控也没有严格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经过一年的发展,鹏城卫视在收视率方面,已经超越各个省级电视台,能够与国家电视台一较高下。
尤其是播出一些港岛经典电视剧的时候,收视率甚至能够超越国家电视台1套。
受鹏城卫视的影响与刺激,尚未上星的各个省级电视台,都加快了申请上星的进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求尽快上星。
鹏城卫视1993年全年,广告收入高达3个亿!
在各个省级电视台,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鹏城卫视大笔盈利,怎能不令人眼红?
甚至连国家电视台,看到鹏城卫视市场化的成功,也加快了商业广告布局步伐。
原时空,国家电视台要到1994年11月,才会举行第一届广告时段拍卖会,诞生第一个“广告标王”。
现在,国家电视台提前一年,在1993年底,举行了第一届广告时段拍卖会,以3500万的天价,售出《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的广告时段。
时间虽然提前了,但是标王价格,却比原时空高了足有500万。
拿下首届标王的,依然是原时空的孔府宴酒。
1994年伊始,“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广告语,便响彻大江南北。
孔府宴酒,从鲁省的一个地方品牌,一跃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年销售额将近10个亿,利润高达35%。
孔府宴酒的成功,让各个厂家,见识到了电视广告的威力,厂家在电视台投放广告的热情被充分激发。
内地电视行业,由此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鹏城卫视,因为提前上星,吃到了内地电视行业迅速发展的第一波红利!
因为覆盖范围,首先是粤省这个内地经济强省,粤省同时还是内地的工业重镇,这里的厂商,投放广告的首选,自然是离得最近的鹏城卫视。
在国家电视台召开第一届广告竞标活动的同时,鹏城卫视,也召开了招商大会。
一场招商大会,敲定的广告费的数额,就超过了1993年全年,达到了3.5亿。
保守估计,鹏城卫视1994年全年的广告费收入,能够突破5亿大关!
阮台长当初,接受组织委派,从国家电视台副台长的位置上,调任鹏城,主管文化宣传工作,本意是借她和赵方林的关系,搭建起一条港岛与内地沟通的渠道。
推动鹏城卫视上星,也只是为了更好地与赵方林执掌的TVB合作。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鹏城卫视上星短短一年,就取得这样的业绩。
鹏城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依靠港岛,经济发展速度领先全国。
鹏城卫视以市级电视台的体量,依托鹏城、港岛,发展速度,也领先全国,现在的影响力,仅次于国家电视台。
让它的上级管理部门——粤省电视台,腹诽不已。
鹏城现在虽然仍在粤省治下,但是作为计划单列市,财政收支已经被收归中央直接负责。
鹏城卫视在行政级别上,虽然仍然要受粤省电视台领导,但是财政已经单列出来,具有极强的自主性。
鹏城卫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在1994年2月8日,大年二十八,在鹏城卫视、TVB明珠台,同时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