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七十章 荀攸

过了两个时辰,荀爽方才停下,对诸生说道:“今日之课已毕,诸位可有不解之处?”

“一阴一阳谓之道,《易》认为万物分阴阳。然今上亲宦官远贤臣,大施党锢,以至于现今民不聊生国家日颓,此自当为阴象,不知阳象何在?”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这才第一问就将矛头直指刘宏,这后面该如何收场?

这话是谁说的?这么勇?

唐正朝说话之人看去,竟然还是那个小男孩!

“那人是谁?伯珍可认识?”

羊秘看去,摇头道:“不认识。”

“他名郭嘉字奉孝,出身颍川郭氏,但在族内却不受重视,一气之下便来荀氏读书。”

郭嘉?这么年轻就这么狂?

唐正闻言看去,却是一旁的荀攸在为其解释。

“荀攸荀公达。”

“唐正唐元贞,这三位是……”

不待唐正介绍,荀攸道:“泰山羊氏,羊秘羊伯珍,羊衜羊仲义,最小的那个应该是其幼弟吧?早已相识。”

唐正点头问道:“郭嘉此言若传了出去不会有麻烦吗?”

“书院之语只会留在书院,不会出书院大门,这也算是颍川书院众人默契的吧!”

就在几人认识之时,就听荀爽说了一句“阳象在北”便不再多言。

但显然,郭嘉对此答案并不满意,刚想继续问却被他人抢先问了。

开玩笑,谁还敢让你问?虽然书院之语不出书院,但太过了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毕竟现在还没有解除党锢,说了不该说的话是很危险的。

“阳象在北?”

唐正呢喃了一声,笑道,“这个答案倒是有趣。”

在地理上,颍川地处洛阳东南,阳象在北就意为转机在洛阳,在皇帝。这也合理,因为在封建王朝,皇帝的贤与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的强盛或衰败。若刘宏幡然醒悟,开始励精图治,这汉朝还是能再挣扎一下的。

若再北一点就是冀州,袁绍起兵之地;再北一点就是幽州,卢植刚大胜鲜卑之地。

阳象在北,这个“北”字太宽泛了,想怎么解释都可以,怪不得郭嘉不满意。

在郭嘉一问之后,后边的问题安稳了许多,都简单问一些句子的释义,但唐正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荀爽离去之后,众人也纷纷散去,只有荀攸问羊秘道:“伯珍怎么会率令弟前来颍川?也不与我说一声?”

“此次游学只是受元贞的影响临时起意,故而未先告知公达。”

“唐正唐元贞?元贞应该不是郾县唐氏之人吧?”荀攸看着唐正,只觉得唐正此名及其面容颇为熟悉,但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但可以确定的是郾县唐氏没有唐正这个人。

“在下并非出自颍川唐氏,而是代郡唐氏。”

“代郡?”荀攸听得代郡,突然意识到这股熟悉感从何而来了,“你便是百骑劫胡营,被卢尚书称为良将璞玉的唐正?”

“正是在下,没想到我之姓名竟入得公达之耳,何其幸也!”

荀攸见得唐正,叹息一声,略带有羡慕地道:“元贞年纪轻轻便有此胆色与经历,真令人敬佩!兄痴长数岁尚一事无成。”

“故土遭难,唯有殊死一搏罢了!更何况,以公达之才想做到这些事情何其简单?”

但唐正见得荀攸无奈一笑,顿时反应过来:别看荀氏乃名门望族,荀攸之出身比唐正好许多。但别忘了荀氏可是被党锢牵连之族,以荀攸的条件和年龄早已可以举孝廉入仕,但却因党锢之禁而不得不留在家中荒废才华空度时日,对于荀攸这等高才何其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