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六十九章 颍川荀氏

颍川郡乃秦置,因颖水得名,位于洛阳东南五百里。自汉以来,一直是汉朝的教育中心

而在颍川郡颖阴县中,有一大族姓荀。此荀氏据说是战国荀子之后,颇为兴旺。此荀氏自“神君”荀淑名声渐起,荀淑有八子,号曰荀氏八龙。

而现今荀氏之家主名曰荀悦荀仲豫,为荀淑之孙,荀彧之族兄,也是荀攸之族叔。

颖阴县中有一书院名为颍川书院,此书院原为荀家为教自家后辈的内部学院,后来才渐渐对外招生,逐渐演变为荀氏私学教学之地。

而今天,颍川书院却来了四位不速之客,但今日书院之外人声鼎沸,往来头戴高冠腰悬美玉的士子尚有百人,唐正四人站在外面却毫不起眼。

唐正见此人数众多:“伯珍兄,以往颍川书院也有这么多人么?”

“以往是没有这么些人的,但不知为何今日突然多了这么多人!”羊秘想了一下有了个猜测,道:“应是有大儒来此讲学,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来此。”

“如此,那我等运气不错,刚来颍川便遇大儒讲学。”

“既如此,那我等便先赶快进去吧!若如他人在此候人交友,待进去时只能往后坐了。”

“可我等未曾在此书院入学,荀氏能让我等进去?”

“正弟有所不知,荀氏私学与其他不同,只要你有向学之心,不在书院之中捣乱,他们便可以让你进去一观。交些束修就能让你在此书院学习。”

“如此开明?”

卢公所开的私学也就如此了吧?

唐正闻言点头,他仔细地看了看周围的士子才发觉他们有了些许不对。那些锦衣玉容的士子相比于羊氏三子总有一种暴发户的感觉,而且其人在外言笑晏晏却不急着进去占位,想来是将此地当作交友、拓展关系的平台而非学习的书院。

恰在此时,有一十岁左右的男孩冲开人群往这里跑来,引得众人一阵不满。

唐正见其往他们这里跑来,随手将快要被撞上的小羊耽拉在身后。

那小男孩快速跑过,只留下一句“多谢相让”便进了书院。

羊耽气呼呼地说道:“此子……此子好生无礼!”

“何必与一稚童计较?”

羊秘两三年前曾来此游学,对此地颇为熟悉,于是唐正便跟在羊秘后面往书院过去。

书院门口有小厮守候,他见四人过来,问道:“四位倒是面生,不知四位君子从何而来?”

“泰山羊氏羊秘羊伯珍。”

“泰山羊氏羊衜羊仲义。”

“泰山羊氏羊耽羊叔负。”

一旁的士子听得羊氏三子自报家门都歪头看了过来。虽然颍川临近洛阳,士族众多,但在颍川能与泰山羊氏媲美的士族也就荀、郭、陈、钟了,而且泰山距此可不算近。

“泰山羊氏?”

“羊氏三子齐至倒是少见!”

“只是不知另外一人是谁,来自何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