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先看看剧本吧。”
见廖东有些意动,托德·菲利普斯趁热打铁,把剧本递了过去,这次廖东没有拒绝,而是低头专心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是四个多小时。
其间热巴叫了一次客房服务,并带着托德·菲利普斯和艾玛·特林格一起去吃饭,不然两人觉得自己在那干坐着更像小丑……
廖东一看剧本就想起来这部电影了,差点把自己大腿都拍肿了。
要不是托德·菲利普斯这么执着,廖东就要错过这部电影了……
前世廖东看《小丑》的时候就有一个疑虑,布鲁斯·韦恩才七八岁,小丑看起来四五十了,这是怎么成为一生之敌的?
现在看到了剧本,廖东才明白怎么回事,其实托德·菲利普斯这版《小丑》有点架空的意思,和漫画剧情南辕北辙。
最奇葩的一点,托德·菲利普斯在电影里暗示小丑亚瑟有可能是布鲁斯·韦恩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这特么狗血的剧情,跟韩剧似的……
托德·菲利普斯剧本里的设定是小丑和他的母亲潘妮都是精神分裂患者,以此来暗示两人的血缘关系,因为精神分裂是遗传的。
而潘妮一辈子都在爱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就是布鲁斯·韦恩的父亲托马斯·韦恩。
当然,托马斯没有承认,他解释过,这都是潘妮臆想出来的,并不属实,但托德·菲利普斯用了很多篇幅来暗示这个猜测的真实性。
比如小丑给自己母亲洗澡的戏份,潘妮对那个男人的描述非常有逻辑性,即便可以用臆想来解释,但是也存在误导的成分。
这太有意思了!
而且托德·菲利普斯也没有说谎,《小丑》这部电影,就是小丑一个人的独角戏,尽管也是三幕剧的模式,但是三幕都在讲述小丑的成长过程,也可以说是亚瑟为什么成为小丑的故事,相当于对漫画人物的一个补充说明,和莱托的那版《自杀小队》不是一个性质。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角色太难演了!
因为想要演好这样一个角色,就要走进小丑的内心世界,接受他的那套逻辑思维和理论。
小丑的世界观是什么?
就是他不相信善恶,而是追求极致的公平。
想要追求极致的公平,那就需要极致的混乱。
金钱、生命、权利、善恶、秩序……这些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小丑的行为看起来才那么奇葩、可怖和漫无目的。
廖东也明白了为什么托德·菲利普斯想要找他来演小丑了,除了他比杰昆·菲尼克斯年轻了将近二十岁,更符合逻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廖东也是表现派!他不会步希斯·莱杰的后尘……
廖东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又跌坐了回去,时间太长,他的脚都麻了。不过椅子的声音吸引了正在吃东西的三人,他们都看向廖东。
廖东微微一笑,“这个角色,我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