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菲利普斯一怔,他没想到廖东直接就同意了,他准备了好多说服廖东的理由,现在看来都白准备了……
在艾玛·特林格的提醒下,托德·菲利普斯才想起来正事,“让你的经纪人尽快过来,我们商谈合约。另外我准备今年年中开机,你要减肥。”
对于减肥这件事,廖东没有任何抵触,当初他在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了。
不过廖东有其他要求,“我想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
托德·菲利普斯自然不会拒绝,他拍摄《小丑》一方面是有创作欲望,想要创造一个自己眼中的小丑,另一方面也是奔着转型和翻身去的,谁也不想一辈子都拍喜剧,所以电影节和颁奖季是一定要参加的。
托德·菲利普斯笑道,“你喜欢威尼斯还是戛纳?”
《小丑》的尺度比较适合威尼斯,里面亚瑟杀了不少人,而戛纳则是更喜欢现实主义题材。
而且《小丑》的成本不高,虽然有很多观众喜欢小丑这个角色,但是华纳也不可能把《小丑》放在暑期档,那么秋季档就是一个比较务实的选择,正好威尼斯结束之后直接上映,还能赶上颁奖季。
“还是威尼斯吧。”
托德·菲利普斯和艾玛·特林格告辞之后,廖东立刻联系了杨欣,让她去帮自己谈合同。
廖东知道自己现在的片酬不太高,大概也就是500万美元的水平,就算涨点,顶多也就800万美元。
廖东的想法和艾玛·特林格差不多,准备换算成票房分成,他隐约记得《小丑》的全球票房卖得不错,可以捡个漏。
一般来说,以廖东的咖位是没办法和华纳要票房分成的,但是《小丑》不一样,这部电影的实验成分更多,正好廖东可以钻这个空子。
要不是4000万美元太少,华纳不愿意开放投资,廖东都想投点钱进去……
杨欣没有立刻答应,她倒不是觉得廖东的选择有问题,相反,杨欣非常重视廖东的选择,因为廖东这几年还没有错过。
只是杨欣觉得,廖东应该在美国重新找一个经纪人。
虽说菠萝影业也在美国成立了公司,参与到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投资之中,但是廖东一直没有在北美找经纪人,杨欣觉得这不太靠谱。
一来,杨欣不太熟悉好莱坞的运作模式,也没有人脉,谈合同的时候更像是一个傀儡。二来,廖东也接触不到好莱坞的片约。
这倒是没错,别看廖东在好莱坞拍了好几部电影,但都不是太正规的途径搞来的。
《逃出绝命镇》是廖东主动给乔丹·皮尔下的套,《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是因为缺资金才找上廖东。
至于《巨齿鲨》,那是因为有中国资本投资,廖东才能接到试镜邀请,而《小丑》则是托德·菲利普斯点名要用廖东。
廖东其实还没有彻底融入好莱坞,因为他没有美国经纪人,就接不到正常途径递过来的剧本,选角导演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这确实是个问题。
廖东没有犹豫太久,就同意了杨欣的提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