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艺电影,镜头是围绕着导演的想法去拍……
剧组里不止廖东一个中国演员,湾湾的赵文轩(就是《芈月传》里演芈月她爸的那个演员)和买红梅都会加盟,还有一个中英混血的小女孩蔡舒雅。
赵文轩饰演的是女主角的父亲,张博士,深海科研项目的领头人,这种角色在团队戏份中很常见,负责技术支持,关键的时候领盒饭来推动升华剧情。
尤其张博士还是女主角的父亲,可以让戏份更丰富,大表姐的人物也更立体。
但是因为临时找了中国男主角,大表姐的人设还要修改,她现在是一个带有中国血统的中美混血深海生物学家。
她的女儿也是一个中美混血的小姑娘,正好合适。
至于买红梅,她是在电影最后来客串一下,用不了两天时间。
这几个演员都是引力影业的执行董事姜维推荐的,不是《潜伏》那个导演。姜维这个人挺有能力,1994年就加入了索尼影业,参与策划发行过《卧虎藏龙》,后来又加入了安乐影业,代理环球在中国的发行工作,人脉颇广。
2013年跳槽到引力影业之后,他就看上了《巨齿鲨》这个项目。
廖东也是进了组以后才知道,《巨齿鲨》这个项目姜维出力很多,仅仅是剧本就改了四年,前后花了300万美元,快2000万人民币了,放在国内都能拍一部小成本喜剧片圈钱了……
放到好莱坞,仅仅是搞出来一个剧本而已。
不过这个剧本通过了华纳的绿灯系统,这300万美元算是没有白花。
还是廖东想差了,在好莱坞,一个能通过绿灯系统的剧本,尤其是商业电影剧本,其实是非常难的。
每年,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制片厂大概能收到多个剧本,这还只是注册在案的编剧和作家投过来的,那些没有注册,写完一个剧本就放到信封里邮寄给制片厂的都没算。
这多个剧本,大概有2000来个可以立项,但是立项并不意味着拍摄,能够真正开机的电影,一年也就300-400部左右,不到1%。
当然,独立电影不算。
而这300-400部电影,如果想要拿到高额的投资,走商业电影路线,那么就要走绿灯系统。
绿灯系统包括分析电影受众,发行、预算、商务、保险等等,其实就是评估风险,预测一部电影会不会赚钱。
如果连评估的人员都说服不了自己,那就会被亮红灯,剧本也自然束之高阁。
每年通过绿灯系统的剧本不算少,但是真正的商业大制作,一般不会超过十部,这是所有制片厂加起来的数量,连千分之一都达不到。
剩下的就是各种漫改……
所以姜维这300万美金花得其实不冤,没有这钱,《巨齿鲨》别说立项了,华纳都不会看他的剧本。
廖东很欣赏姜维的魄力,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姜维推荐了廖东来演男主角,廖东觉得这个人很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