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建筑公司?做甚?”
当听孙少杰想让县里另组建一家建筑公司时,孙少安一时有些迷糊。
“当然盖房子了,还用问,你看只黄原就有这么多包工头,这说明什么?不要多,原西县有那么十个八个的建筑公司,全年GDP就不用愁了,其它不说,你看石圪节那轮窑,多红火呀!”
“十个八个?”
“三个五个也行呀,你以后要去县里了,手里没点成绩能行?”
“哪有那么多活儿呀?”
“有!组建好就放出来,俄给他们支招儿。那些私人包工头不行,小打小闹还坑人,太不规范了。建筑公司组建好,先把他们的市场吃了,县里、市里先扫一遍地,犁庭扫穴把私人包工头先干死再说。俄给你讲,矿务局马上就会盖家属楼,到时候咱来把大的……”
少安想了想,既然都做建材了,弄个把建筑队好像也说得过去。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兄弟俩吃完饭,孙少杰回小院时,路过报亭见有新的报纸,就买了一份,边走边看,一篇有关鹏城“东湖丽苑”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看着文章,孙少杰想起了鹏城这家年初成立的全国最早的房地产公司。
他依稀记得。
这是国内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也是第一个拥有物业管理的小区。
这座位于鹏城罗湖区爱国路3001号位置的小区,是由鹏城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跟南港妙丽集团合作开发,采取的是鹏城出地、南港出钱的模式建房。
房子摈弃了往常筒子楼的概念,推出单元房,都是五六十平方的户型,没有像样的客厅概念,居住是最主要的功能。
孙少杰记得,房子还没有开建,开发商就在南港卖楼花。
以五六万一套的房价,顷刻间售罄。小区入住是两年后,全部建成是四年后。
作为开启房地产历史先河的小区,时代注定给予了它不同凡响的意义。
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抢喝头啖汤。
东湖丽苑就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价值体现。
或许,黄原也可以搞上一搞。
冷不丁的,孙少杰翻到一篇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新诗。
他突然笑了。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跟原诗不一样,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开头大不相同。
古风铃到是底经受不住诱惑,终于还是上钩了,看着那编者按,孙少杰笑得极为畅快。
不急,且让子弹先飞上一两年……
自古名利躲不过,名缰利锁害死人,且看得了金手指的古风铃,会为“诗坛”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小院里很安静。
那株月桂正默默的开着小花,似乎在等待着随时归家的主人。
田润叶回去之后,孙少安就搬回了学校去住,这里除过金波偶尔回来,再没有人会过来了。几匹马儿也送回了双水村,养在了后河湾,这里就恢复了宁静,再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要说自从得了这里,孙少杰真正住的时间并不长。
当初租这个院子,是为了田润叶他们读书,后来成了少平和晓霞的根据地,孙少杰最初还来这里住上几天,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也是为了避嫌,就不常来了,常住在商专那边的小房子里。
当初还是赵大奎帮着找的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