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电厂自己发展起来了,反而要因为原厂的限制没办法进一步发展,大家都不怎么乐意。
而对于钢铁厂普通人来说,家电厂属于钢铁厂的分厂,整体的收入是汇总在一起的,厂里总收入多了,拿出来给工人做福利的资金也就多了。
而且从总的来说,家电厂发展好了,对钢铁厂也有好处,主要是家电厂虽然是分厂,但是自身给力,也会拿出一些钱给工人做奖金。
因为工厂是做家电的,张国安和几个领导层建立起鼓励创新的制度,还经常在工厂举办技术比赛,比的也很简单,焊工、钳工、组装等等一些基础技能,获胜者就能拿到奖品和奖金。
因为这种鼓励的氛围,厂里新进入的工人也都很快成长起来,不仅自身增长了工资,还反过来促进了工厂的发展。
起码零件的报废率,整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因为工人都很有干劲,家电的次品率也很低。
而创新制度,开始时候其他领导都不支持,觉得厂里都是一群工人,懂什么创新,估计是做白工。
但是因为之前玉米机的事情,张国安知道这些工人里也都藏龙卧虎,所以坚持设立的这个创新奖,举办的时候,不是每次都有人参与,但是还是出现了几个惊喜。
而对于厂里的老师傅,任何行业干的久了都有自己的一些经验,不一定轻易教给徒弟,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也不少。
针对这种情况,张国安设置了师徒一体的奖励制度,直白一点就是,学徒如果获得奖励,师傅那边也能得到一笔厂里的奖金。
按照家电厂这样的制度设置,每月发给工人们的奖励就不少,对于整个工厂资金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却极大的增强了工人的凝聚力。
这也是为什么张国安都去省城学习了,整个工厂的人都还盼着张国安回去,大家也不仅仅是因为情谊,还因为利益。
谁也不知道换成下一个厂长,还会不会对大家这么好,还会不会沿用这样的制度。
现在家电厂的工人说出自己是在红星家电厂工作,都被别人羡慕,不少媒人争着给家电厂的人说媒,就连钢铁厂里面的工人都想要调过来,一些老工人还想把自家儿女塞进来。
而对于家电厂现在,不缺人,缺的是有能力的人,现在家电厂招工实际上是和钢铁厂分开的。
招工分为两部分,笔试加实际操作,笔试是为了保证起码的要求,不然招的人就太多了,现在厂里招工已经要求是高中学历了,就这样,还有很多人报名。
厂里自己的人想要接班也得通过考核,不然就不能担任技术性的岗位。
但是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必须是城市户口,现在这个时候讲究成份,讲出身,农村人想要改变命运,比登天还难。
而对于张国安来说,家电厂不管赚多少钱都是要上交的,他自己每个月能拿到的工资是有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