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头一天,宋洌就和大多数打工人一样,随着浩浩荡荡的人流,挤进了各路返乡的潮流中。
宋母为了迎接女儿的到来,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宋洌最爱吃的农家家养黑猪肉和野生鲫鱼。
这些土货在S市很难买到,宋母记得宋洌偶尔在电话里抱怨S市的饭菜吃不习惯,这回好不容易回家,宋母便打算好好地做一顿石锅香焖红烧肉和豆腐鱼煲给女儿补补身体。
而寒假放了十多天,差不多把心都给玩野了的宋材正在家门口守着煤炉子在做蛋饺。
蛋饺是姐姐宋洌喜欢的食物,用鸡汤佐以冬笋,咸肉,还有百叶结,加上灵魂蛋饺,热腾腾地炖上一锅,几乎是宋家每年过年年打不动的压轴菜。
之后还可以往里面加牛肉丸、贡丸或者红薯粉等其他配菜,一直吃到初六。
这道菜不仅宋洌喜欢,宋材和已故的宋父也喜欢吃,只不过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又费时间,所以平时都不会特意做。
宋材乍一眼看到小半年没见到的姐姐,就不由得喜上眉梢,“姐,你回来啦?”
宋洌看到明显长高了不少的弟弟,也不由得分外高兴,冲淡了些没陪姚鹤望过年的愧疚感。
万一要让她妈看到现在自己真的和姚鹤望在一起了,估计又要一通鸡飞狗跳。
但是这些事她没法直接跟姚鹤望说,也没法直接跟自己的亲妈说,于是像个夹心饼似地左右为难。
宋材已经初三,再过半年就要中考,所幸他和宋洌一样脑子好使,稍微一努力成绩就上来了。
原本宋母还以为要找关系塞钱才能读重点高中,没想到这次期末摸底考,宋材的综合成绩罕见地进入了全县前百名,甚至单科数学还破天荒地拿到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这会儿家庭食物链底层人员宋材终于扬眉吐气了,连看到一向视作榜样的姐姐宋洌都抬头挺胸了起来。
姐弟言谈间,宋材立马帮宋洌把行李提了过去,放到了里屋。回头看见宋洌站在那里,说:“姐,你赶紧坐下来,我去给你弄点温水,你歇一歇。”
宋洌自从工作之后,就很少回家,电话里也很少和弟弟交流,这次回家依稀间觉得弟弟好像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阿材啊,你现在真的出息了呀!”
下一句宋洌又问:“所以你到底想买什么老妈不肯给你买的?姐姐我酌情考虑考虑。”
“什么和什么呀,”宋材撇了撇嘴,“人总是会长大的嘛?你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你弟弟我的优秀。”
“好好好,是我不对,我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陪陪我们家可爱的宋材小朋友对不对?”宋洌有些愧疚地同时好笑地揉了揉弟弟柔软的头发,“我听妈说你上初中之后的成绩进步也很大,我们家阿材果然越来越厉害啦。”
“切,读书有什么难的,周围一圈的人都没我聪明,我稍微努力一下就上去了。”宋材有些骄傲地扬了扬脑袋,又以一种全新的目光上下看了一眼宋洌,“姐,我发现你工作之后,好像漂亮了很多,难道是你又迎来第二春了?”
“你这小脑袋里又在乱想些什么?”宋洌心里绕了一个圈,最后却说:“别胡说,我哪有什么男朋友。”
“哎,”宋材老气横秋地叹了一口气,“其实原本的那个挺好的,虽然妈老是对那个男的很防备,但是其实我心里,是认这个姐夫的。”
宋材见姐姐无动于衷,探近了说:“我记得老妈生病住院那会儿,我们住的地方不是你男朋友的房子嘛?那哥们儿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配老姐你绰绰有余啊,老姐你也不用不好意思,老藏着掖着的,那个可比之前你之前高中谈的那个好多了。”
宋洌哭笑不得地瞪了一眼弟弟,“小孩子家家的管那么多干什么?”
宋材忧心忡忡道:“老姐啊,你一个人在S市打拼,也不经常回家,身边连个知冷暖的人都没有。而且那个时候,我们家遇到了那么大的事情,他收留我们,还借钱给我们救老妈。那个时候我不会的奥数问他,他还特别耐心地教我怎么举一反三呢,而且他还长得特别帅,特别有派头,看着你的眼神也是特别的有劲儿,我还真以为你们能发生点什么呢——”
“我跟你讲,在老妈面前,不许提他,知道吗?”宋洌摸了摸宋材的脑袋,语重心长地说:“人家年纪轻轻事业有成,比你老姐条件好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你怎么就觉得我能配的上人家?”
“这怎么就配不上?”宋材梗着脖子说:“我姐又好看又聪明——”他见宋洌好像的确不想再说,便不情愿地撇着嘴说:“知道啦知道啦,总之就是你和那个男的没戏呗。”
宋洌心里一咯噔,随后勉强地对弟弟笑了笑,她还想说个对,然而发现嘴巴却怎么也发不出这个声音来。
晚上吃完年夜饭之后,宋洌照例给朋友圈里熟悉的同事一一地发送祝福短信。
当然,最为重要的节目还是抢红包,特别是部门大领导发的,基本上抢到的就有几十块钱。
宋洌在等红包的当口特意看了一眼姚鹤望的对话框,发现距离上一次到现在,居然一条留言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