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在合作中接触到的都只是科林实验室的普通工作人员,而科林实验室的核心骨干成员和普通研究员在内推上有权限差异。
据宋念初所知,普通的研究员虽然也有内推名额,但是是有限制的。
如果对方履历不够出色的话,很可能在简历那一关就被HR刷下来。
但如果是骨干成员推荐的话,即使履历稍微差一点,科林实验室的HR也会愿意给一个机会。
这件事宋念初也是这两天才知道的。
她旁敲侧击地向楚寻打听过这个现象,楚寻只是笑了笑,告诉宋念初:“其实所有的履历我都会看一遍,那些被刷掉的、连面试都没有机会参与的人,着实是履历不行。即使进来了科林实验室,也没有办法跟上实验室的项目进度。”
像宋念初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离开校园,远离专业三年后,还能迅速把专业知识重新捡起来,并重新杀回职场。
大部分的人离了也就离了,再想捡起来就难了。
而且即使宋念初三年没有在职场上参与相关的工作,但是她毕业的学校就已经秒杀了一大帮人。
即使是宋念初贸然来科林实验室投简历,楚寻看到之后,也会给她一个面试的机会。
而那些从简历那一关就被刷掉了人,是真的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倒也不是说他们非常得差,而是科林实验室对实验员的要求太高了。
作为一个全球顶尖的实验室,录取的研究员自然也都是全球顶尖的人员。
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求职者履历如果不够完美,就很容易被竞争者比下去。
至于那些骨干成员推荐的简历,也并非是因为内推人员在科林实验室有更高的待遇,所以哪怕履历稍微差一点也能入选。
而是因为楚寻考虑到了对方既然能跟自己实验室的骨干认识,说明自身能力肯定有可取之处。
而且被内推者在这一行业深耕多年,对专业的了解肯定也更深,因此才会愿意给他们一个面试的机会。
但也仅限于是面试机会而已。
如果在面试的时候表现欠佳,同样会被刷下来,无法被科林实验室录取。
只不过这是科研实验室的内部规则,是几个合伙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楚寻愿意告诉宋念初,是看在两人是朋友的份上。
宋念初不想当大嘴巴,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在饭局上说出来。
她只是答应了对方,如果对方到时候有跳槽的需求,而科林实验室又在收人的话,宋念初愿意帮他内推。
毕竟她这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宋念初清楚,这些人去科林实验室任职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那些如果真的工作能力不行的人,即使找宋念初帮忙内推,宋念初也不会内推的。
否则的话,对方即使进入了科林实验室,也跟不上实验室的进度。
这样不仅会连累实验室,也会连累员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