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的呼喊声刚刚出口,又是一声惊雷紧随着到来,张允浑身一激灵。
“什长,大火,殿里起大火了。”刚刚隐约看到火苗,转眼间火势已经窜上了殿顶。
张允急忙回头观瞧,这一看直接吓得他失了神。
皇帝只让他扔一个燃着的小木棒,谁知一下就能整殿冒火。
张允不知道皇帝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只知道再不救火的话自己就完了。
“快去取水救火。”回过神的张允大声嘶吼着。
急得破了音的尖叫声在轰隆隆的雷鸣声伴奏下,在未央宫内回荡着。
负责宫廷用火的别火尉得了信,慌忙率人带着水车木桶赶来引水灭火。
无数宦官、期门郎士兵赶来,一桶桶水朝着燃烧的大殿泼去。
随着电闪雷鸣的加紧,雨也越下越大,但是椒房殿里的火烧得特别怪异。
水泼上去犹如浇油一般,不仅丝毫没有影响半分,反而火势更盛。
殿里的梁柱眼看着一根根垮塌下去。
密道逃遁之事,刘箕不可能明说给张允。
张允只是听命扔个火种,以为皇帝想找寝殿失火的由头生点什么花样,谁知道这火会烧的那么邪乎。
明明见皇帝等人一直在殿中,这大火一烧,可如何是好。
“陛下。”火势已然吞并了整个椒房殿主殿室,张允扔下手中的水桶,拔腿就要往火海里冲。
“什长。”几个兵士拦腰抱住疯了一般的张允。
这什禁卫军都是私交甚厚之人,岂可眼睁睁看着张允赴死。
再说。
什长若死了,这滔天大的过失,由谁来承担..
雷消雨散,天已破晓。
椒房殿的大火也开始慢慢熄灭,别火尉带人熄消着星星点点残存的明火。
张允失魂落魄地傻傻望着眼前焦黑的一片废墟。
………
………
暗夜渐渐过去,早已在午后就偷偷出宫的刘箕等人瑟缩在离长安城西门不远的一个小院落里。
出城去保万县,北门最便,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刘箕还是到了这远离皇宫的西门附近。
天还未蒙亮,皇宫史无前例的比外城提前了一个时辰开门,几个期门郎官飞奔出宫门外。
被震天的拍门声吵醒的大司马府阍者悻悻地打开大门。
一见门外几位神情焦急万分的宫卫期门郎,阍者惊得困意全无,忙把各位让进偏厅,然后请人去知会唐总管。
“什么?昨夜椒房殿失火被焚,皇上、皇后俱在殿中?”匆匆赶来的王莽听了这震天动地的消息,一时不敢相信,呆呆愣在原地。
“是,大司马。皇上、皇后尽殁于火海,要不然我等也不会提前叫开宫内,直接穿着宫卫服就跑来您府上报信。”
“快走,我亲去宫内一看。”王莽猛地惊醒过来,迫不及待要亲眼看看椒房殿和殿里的刘箕子现在是什么情况。
经过大半夜的焚烧,未央宫椒房殿已坍塌成了一座废墟。
而且很奇怪的是,椒房殿周边的火势都可以被水所阻,独独椒房殿水泼上去毫无作用,硬生生烧了个透。
一群宦官、期门郎侍卫在废墟中扒开残垣断壁,来回仔细地翻找察看。
“大司马,废墟里未见任何骸骨。”
“找,继续找,掘地三尺也要查看清楚。”王莽有些歇斯底里,宗伯凤、王恽等内朝官都战战兢兢立在一旁。
大火吞并了刘箕子等人,废墟中却没有遗体骸骨,太奇怪了。
“大司马,废墟中翻出一块石碑。”几个期门郎官抬出一个三尺来长的石碑。
皇后寝殿里怎么会有石碑这种东西?
众人心奇,内侍官用灭火的水将全是炭灰的石碑正面清洗干净。
只见碑上刻着一句话:
“真龙兮,暂归天。待时兮,复返人间!”
“昨夜风雷交加,陛下化仙归天了。”几个围着石碑的期门郎侍卫颤抖着跪倒在地。
“这……”王莽铁青着脸,身子一晃险些栽倒。
宗伯凤和王恽两股战战也欲下跪,但是看着面色铁青的王莽,又硬生生挺着站定。
远处的其他人不知道这边的情况,继续挖掘翻找着。
忽然一个期门郎什长小跑到王莽近前道:“禀大司马,地下挖出一个暗道入口。”
王莽稳稳心神,快步跟到那个地道前。
地道已被从内部破坏,但是从挖出的碎石灰土可以看出,地道废弃也就是这两日之事。
王莽盯着已被土石填满的坑道看了片刻,忽然凝起眉恨恨道:“昨夜值夜侍卫玩忽职守,致使椒房殿失火被焚。皇上皇后等人尽化为了灰烬。
将昨夜椒房殿值守之人尽数投入死囚牢单独看守。”
昨夜值守的龙禁卫士兵闻声,手中工具尽皆落地,纷纷跪地向王莽求告起来。
张允手中扒土的铁爪也当啷掉在地上,呆愣愣地望着王莽。
王莽毫不理会跪地哀求的兵士,直接走到宗伯凤前低声道:“找陛下和皇后的礼服裹些土灰放进棺中,权充遗体。这个石碑赶紧拖走敲碎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