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人听了,一脸的喜色,便自报家门道:“在下顾长江,扬州府海门县人氏,是个经营南北货的行商。”
“今日见两位如此年轻的老爷在这时节北上,身边又只有寥寥几个伴当,又无船货,便猜测两位是进京赶考的举人老爷,果然所料不差。”
苏惟钧笑道:“你倒是眼尖得很。”
顾长江也笑道:“哪里,哪里,在下常年在外奔波,只为讨口饭吃,别的本事没有,这看人的本事还是略懂一二的。”
赵鸿义饶有兴趣地道:“你是海门县人?就是崇明岛旁边的那个海门县?”
顾长江答道:“正是,不知二位老爷仙乡贵处?”
赵鸿义漫不经心地说道:“海门离我们松江府也近得很,就隔着一条大江。”
顾长江满脸堆笑着说道:“原来两位老爷是松江人氏,失敬失敬!如此说来,我们也算是半个同乡了。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二位肯不肯行个方便?”
此人倒是挺会打蛇随棍上啊,看样子是个老江湖,赵鸿义心中暗暗吐槽。
苏惟钧问道:“不知是何事?”
顾长江道:“既然两位要进京赶考,我也要贩运货物进京,不如我们结伴同行如何?一路上也有个照应,若是两位同意的话,在下绝不会让两位吃亏的……”
听了顾长江的暗示,苏惟钧和赵鸿义立马秒懂了,他这是想利用二人的举人身份避税。
虽说在这个时空里举人的特权已经被压缩了不少,免税田只有区区二百亩而已,不过商业税仍然可以获得减免。
像顾长江这种经营南北货的行商,需要常年在运河里南来北往地贩运货物,交的税可不少,为大明王朝的税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负责征税的部门是运河上的钞关,属于户部管理,京杭大运河上从北到南一共有通州、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八大钞关。
钞关征收的税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船料税,是按船只的大小来征税;第二种是商税,就是按船上所载货物的价值大小来征税。
一般来说,一艘货运商船走完运河全程所缴纳的税赋可以达到几十至几百两银子不等,对于商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大明朝廷每年从钞关征收到的商税接近百万两白银,仅次于田赋和盐课,是政府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堪称是大明帝国的一棵摇钱树。
所以这些商人一旦有机会都会尽可能地逃税,而逃税的方法就是寻找身有功名的人结伴同行。
等船只经过钞关需要缴税时,就由身有功名的人出面将船货认在自己名下,因为他们具备免税资格,所以商家就可以借此逃脱本来应该缴纳的税赋了。
而身有功名的人给商户帮忙自然也不是白帮的,按照惯例,商户通常会根据所逃税款的多少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