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明毕竟是个孩子,所以完全没有产生华灵当时被引导的那种怀疑。
他甚至觉得这些就是自己的想法,不过杜康很快领悟了,并且清楚明白地从嘴中说了出来。
在这个被山火将池水烧到沸腾,消灭了一切生命的泥塘中,插藕苗比挖藕要轻松多了,一个时辰不到,300斤藕苗就被整整齐齐地种到了2亩淤泥中。
杜康带着羊明到不远处放鱼的鱼塘中清洗时,世俞啃着一节藕垂头丧气地过来了:他没有射到野鸡,只有大黄和二黄抓到两只青蛙吃了。
这副模样让杜康不由得有些担心。
自从来了纶邑后,因为猎物较多的原因,不管是杜康带队还是世俞带队,每次狩猎都收获颇丰。
但这不是常态,现在的这种情况才是常态。
现在正是需要食物的时候,刚刚挑起重担的世俞只怕已经陷入了深深地自责、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了。
杜康看到世俞走近,问道:“世俞,莲藕好吃吗?”
这时世俞才稍微提起一点精神,点头说道:“又脆又甜,可以和蘑菇、笋子并称为三大美味了。”
虽说很多人是无肉不欢,但是在纶邑,随便问一个人,绝对是蔬菜、五谷比肉要受欢迎。
羊明在旁边问道:“主人,什么是蘑菇?”
杜康促狭地说道:“一种从牛粪中长出来的美味。”
本以为羊明会做呕吐状,不想他反而来了兴致:“那不就和这个莲藕一样嘛,从淤泥中长出来。”
杜康真想为他叫好,于是看着世俞朗声道:“世俞,听到羊明说的话吗?莲藕是从淤泥中长出来的美味,不止如此,你看莲叶,莲花是多么的一尘不染?
不过是少吃一只鸡而已,值得你这样失魂落魄的?
那要是把你丢到淤泥里面怎么办?
你知道今天大牛陷到泥潭怎么出来吗?他整个人趴上去,打了几个滚出来的!”
世俞眼睛亮了起来。
他知道杜康说的不是少吃一只鸡的问题,而是说他陷入了被打猎成果困扰的泥潭里面,这样消沉萎靡,只会越陷越深。
世俞咬了一大口藕,高声道:“放心吧,四哥,我打个滚也就出来了。”
然后指着羊明说道:“你小子可以啊,跟了我四哥一天,进步挺快。”
羊明一脸茫然,不知道世俞在说什么,只是觉得自己火辣辣的半边屁股在淤泥里面泡了一天似乎好了很多。
大家返回村子时,杜康见到大牛和羊大的关系好了很多,甚至有说有笑地在聊天。
杜康很满意,羊明却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而小院里面,杜康就没有那么满意了,因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腥味。
河蚌已经都处理完了,石猛也整理出了五十多把锋利的蚌刀,剩下的蚌壳和之前余下的蚌刀已经被敲成合适的大小,正在往稻草人身上系。
羊黎正在拿着木棍一下一下地敲着河蚌肉,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对河蚌恨之入骨。
但是大家都知道,她只是期盼着能够吃上杜康所说美味。
随着蚌肉被大家领走,院子里面又骚又腥的味道淡了不少,杜康仍然强烈建议用莽草、艾草熏一遍,美其名曰要开始预防虫子了。
无论杜康如何挖空心思,蚌肉在没有调料的情况下都难以变得美味,姐弟两人仍然在走廊里面将碗中食吃了个精光。
两人的对话传入屋内三人耳中。
“姐姐,我觉得这里的饭更好吃一些。”
“那是因为以前没这么累吧。”
杜康看了一眼杜母,她仍然是不动声色地吃着一块粉嫩的莲藕。
第二天的安排稍微做了一些变化,世俞带着人马出去打猎,陶七带着羊大开始围着田地布置稻草人了。
由于家里还有莲藕,杜母没有安排女人去找野菜。
大牛终于可以熟练地挖藕了,这让三人速度提高了不少。
杜康坚决反对再捡河蚌了,所以他们花了昨天同样的时间,挖了500斤藕,200斤作为食物,300斤作为藕苗。
杜康回到纶邑田里时,稻草人布置好了一半。
不是因为布置起来麻烦,而是陶七和羊大正在杜母的菜地上干活。
这些出自陶七之手形状怪异之物,风一吹乒乓作响,阳光一照,分外刺眼。
别说鸟了,就是人陡然见到都要吓一跳。
种藕依旧是杜康和羊明的事情。
羊大热情地邀请大牛和他一起插稻草人,杜康欣然应允。
夕阳中,杜康看着4亩藕塘,看着慢慢成型的2400亩田地和周围整齐排列着哨兵,想着已经出芽的大豆,似乎一切都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