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又商议了一下细节,天也快亮了,梁兴扬准备离开。
何腾蛟站起来相送,约定好接头暗号,梁兴扬悄然离去。
回到落脚点,好萍儿还亮着灯在等梁兴扬。
梁兴扬一脸兴奋地道:“这次会面,收获满满。没想到这个何腾蛟是个人才啊。我本来只是希望击垮左良玉之后,扶持他出来,逐步收复湖广。没想到他并非表面上那么平凡。”
“四爷,这个何腾蛟有哪里出众了?”好萍儿一边泡茶,一边问道。
“他是个擅长把握战略大局的人才,一番话犹如隆中对,堪称现代诸葛亮。此外,他在暗中也积蓄了不少的力量,自身还是羽化境界的高手。可见他不但不傻,还很有一套。”
梁兴扬说着,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道:
“我想,他将信寄到朝廷时,应该已经进行了通盘考虑。他也是在试探,究竟朝廷势力能不能对抗左良玉,甚至拿下左良玉。
如果朝廷只能偏安一隅,那么即将派来的就是安抚钦差,既然没有朝廷的力量,那何腾蛟也就暂时蛰伏。
如果朝廷想办法要解决左良玉,那肯定也会跟他合作,他的机会就来了,而且我肯定的说,他没有拥兵自立的那种野心,他所尊崇的是孔孟之道。
特别是孟子的学说,以天下百姓社稷为重。
他和我的想法一样,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君主有人间的所有权利,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运,可以让华夏文明走的更远或者更好的实现复兴。
而何腾蛟自己,则是希望如同先贤圣人一样立功、立德、立言,实现大宋横渠先生的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萍儿听不懂这些,只是觉得很厉害,又给梁兴扬续了点水道:“四爷,虽然我听不懂,但我觉得您对这位何总督的评价也太高了吧?”
“何腾蛟乃是我见过的人中,最懂天下大势的战略谋划大师之一。”梁兴扬不禁感慨。
“四爷能说说吗?”好萍儿自然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第一个是咱们的结义兄弟李知节,他既可以谋划大势,也能领兵作战,特别是天津一战后,有了实际经验,更加成熟了。不过他的劣势是过于年轻,也没有经过科举,还不能做到服众。
第二个则是当朝首辅孙承宗老爷子了,有人鄙夷他是我梁兴扬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其实他不仅仅是东林元老,我请他出山震慑朝中势力,更是因为他善于战略谋划,补足我在朝中的不足。
第三个则是何腾蛟了,没想到他是孙老爷子的学生,孙老爷子临行前特意交代我要找他,看来是为我举荐人才。我觉得他可以做孙老爷子的接班人。”
梁兴扬对何腾蛟的评价如此之高,好萍儿不由得对这位看似窝囊的何总督提高了评价。
......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布置和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自然有手下人去做。
这两天武昌城内多了一些北方口音的商人,但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因为自从北方战乱以来,从北方逃亡而来的人数不胜数,多一些商人,或许是最近逃亡的,在此维持生计。
梁兴扬则乐得清闲,他带着好萍儿上街溜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