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蛟分析起天下形势竟然头头是道,没想到他是一个战略级的谋士,梁兴扬感觉是捡到宝了。
他立即对何腾蛟表示了招揽之意,拿出了孙承宗的信件,这封信是向何腾蛟示意,投入梁兴扬麾下,乱世更要择良木而栖啊。
梁兴扬非常开诚布公地告诉何腾蛟,自己的理想是以南明为基业,实现天下一统,甚至开疆拓土,宇宙一握,建立万世不可磨灭的功勋。
并且,梁兴扬还透露了实现这个理想的第一步,便是收拾左良玉,将湖广纳入南明朝廷内部。
然后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军改,再逐步进行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
今后的军改的方向是,将部队分为两种,一种是野战军,一种是防卫军,组建全新的军区,防卫军归属军区,野战军直属中央。
这两种部队的区别在于,防卫军更注重防卫,进攻性的大威力火器和运输工具配置相对较少,机动能力相对较弱;
野战军则相当于禁军,但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除了担任南京防卫工作,强调后勤补给和持续火力作战,随时可以抽调三分之二进行远征。
两种部队的相似点在于,全部按照全新的体制进行招揽、训练和作战。
东江镇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军事体系,收下湖广后,南明占据的境内一律采取东江的形式,对军队进行改组。
军队的招揽、训练由专业的招兵、练兵机构负责,军队的调动由参谋部负责,作战由参谋部和临时指挥军官负责。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军队的思想教育,将忠君爱国、报镜卫民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士兵心中,在军队建立先锋队,先锋队优先提拔,抚恤待遇从优,战斗时先锋队带头。
只有战士知道为什么人作战、经过专业训练懂得该怎么作战,军官知道该怎么管理军队,这样军队的军饷定额造假、军队杀良冒功等情形会大大减少,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也将大大提升。
何腾蛟听了这些构想,不禁为梁兴扬叫好!
他感受到了梁兴扬超越时代的见识,而且梁兴扬身上没有那种为己谋私的利己主义思想,也不是愚忠于君主的思想。
从这种军改的想法来看,梁兴扬的军队不是为一个具体的君主效忠,而是为大明,为百姓效忠,真真切切,不藏私心,很有儒家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感觉。
恰好,何腾蛟修的便是孟子之道,如今身处乱世,难有用武之地。
但,梁兴扬的话,让他燃起了信心。
梁兴扬道:“何先生说,养气乃是小道,我深以为然,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成功实行仁政,天下大同,我觉得还是要集合所有人的力量,这仁政最终也惠及所有人。不过兵法、练武、修真,也有可取之处,没有小道辅佐,如何治国只会沦为空谈。”
他接着道:“所以,今晚一见,我对先生的见解深以为然,还请先生入朝辅佐我。首先,我们要商议一下如何解决湖广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