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虽已来临,空气中仍然飘浮着寒意。
近日因为要去女子学馆,宁楚楚便一直待在听雨园中,为女子学馆的入学考试做准备,这考试关乎着能否入学女子学馆,对她来说十分重要。她需要这样一个机会,她不想一直待在宁国公府。
这天,宁楚楚正在小书房中温习诗书,便见雪枝走进了书房之中。
“小姐,小姐,这里有一封给你的信。”雪枝偷摸摸的将信递给了我,只害怕被林嬷嬷看见了又要说道说道。
宁楚楚伸手接过那封信,看着雪枝那小心翼翼的模样,问道:“这封信是从何处得来的?”
雪枝告诉宁楚楚,她今天早晨上街买针线的时候,一位穿着打扮普通的男子将这封信给了她。并叮嘱她要将这封信交给他家小姐,还说什么写信之人是自家小姐的故人,待小姐看完之后便明白了。
她还以为这是谁家公子写给自家小姐的情书,所以拿回来的时候还特别小心,害怕被别人发现有损小姐的名声。
故人,给她写信的,还是故人?他会是谁?宁楚楚暗自沉思着。
难道是他,可自那以后,她已有多年未与他再通音信。
自从那年她与他互通书信被母亲发现以后,母亲便将她禁足在府内,不许她出府,还将他的那些书信当着她的面全部烧毁了,还对她动用了家法。
打那时起,她便对母亲心生惧意,再也亲近不起来了。
“原来真的是他呀”,看着信封之上熟悉的字迹“子衿亲启”,我好似知道了他是谁。
他的字和从前相比,当时成熟了几分,不过也是,一别经年,也不知他现在是何模样。
不错,宁楚楚在年少之时认识了一个人,他成为了她的笔友,自从母亲不许她出府以后,她便再没有与他联系过。只是不知,他是如何找到了她,又为何要给她写信?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还记得她?
“小姐,可要打开看看?”雪枝好似已经迫不及待了。
看看便看看,难道还有什么是不能看的吗?反正我与他也只是君子之交,友人之谊。这般想着,宁楚楚打开了信封,拿出了信纸,只有薄薄的一张,这信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子衿吾友:
见信如晤。
春日俏寒,一别经年,子衿安否?
与友初相识,恍如在昨日,念之。
虽已不通音信多年,故友之情仍在。
忆往昔相交,信中互勉,难以忘怀。
若有意相诉,可来信与吾,静盼之。
书信送至净月茶楼,吾自知之。
待回信,尔亦知之,一如昔年。
切切。
子佩亲笔】
大概的意思就是,虽然你我二人已经多年没有书信往来,但我们的友情仍然长存。如果我还愿意通过书信与他相互勉励,可以将写好的书信送到净月茶楼,而他的回信也会像过去一样送到我的手上。
原来当真是他。
那年的元宵节,姐姐说要带着她一起去看花灯,姐姐将她带入了一家酒楼,便说要给她一个惊喜,让她在酒楼等候。
她望着街道上色彩斑斓的花灯,趁着家中仆人们并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溜了出去。
她一个人在街道上走着,看着四周的景象,开心极了。
路旁有卖花的小姑娘,看着年纪和她相仿,拿着一篮子鲜花,看到牵着手的哥哥姐姐,便会让他们买一朵。
路旁有唱戏的戏台,台上之人嬉笑怒骂之间已成一场大戏,台下众人莫不高声喝彩,一曲罢后仍意犹未尽。只见那台上之人一甩水袖,继续开场。
河道之上,一盏盏花灯,如点点星光,整条河道宛若银河垂星,坠落人间,得以窥见。偶有美人乘船而过,文人公子尽兴而归。
歌舞升平,人间盛世,当是如此。
可走着走着,她好像迷路了,她找不到那家酒楼,她也找不到姐姐了,她害怕极了。
她只能一个人,躲到了一座桥边,抱着头低低的哭泣起来。
人来人往,仿佛没有人注意到她,也没有人在意她为何哭泣。
“小姑娘,为何哭泣?可是和家中之人走散了?”不知她哭了多久,一位书生打扮的小哥哥如此问道。
他递给她一块手帕,示意她擦干自己的眼泪。她怯生生的接过了那块手帕,拿近了些却闻到了手帕上淡淡的墨香。
她似乎发现他没有什么坏心思,便也大胆起来。
“小哥哥,可以陪我去找我姐姐吗?姐姐让我在酒楼等她,可我偷偷的跑了出去,姐姐一定很担心我。”
“你还记得你是从哪家酒楼跑出来的吗?”他的声音轻轻柔柔,像他这个人,也是温润如玉。
她摇了摇头,确实是想不起来了,随着她摆动的还有发髻上的铃铛,一摇一摇,步步作响,叮叮当当,甚是可爱。
他忍不住呲笑了一声,随后用手捏了捏她那肥嘟嘟的脸,还没用多大的力气,便已经红了一块。
看着有的小孩一只手被父母牵在手里,另外一只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咬了一口,看着就很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