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澈有些无力的靠在椅背上,双眼放空地盯着屋顶,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过无数个想法。
最终,定格到了一个人身上!
祁连澈蹭了一下,坐起来,出声道:“拿圣旨来。”
他这突然出声,把海公公吓了一跳。
海公公不动声色地伸手在自个胸口抚了抚,听见吩咐,快步走到存放空白圣旨的盒子前,拿了一封圣旨,恭敬的摆到桌案上。
平日里,有什么事,这圣旨都是由翰林院的大人们代笔。很少有皇上亲自书写的情况。
不过,为了避免皇上突发奇想,所以御书房也备了空白的圣旨。
反正这圣旨、圣旨,要盖了玉玺印的才有效,否则也不过是绣的好看一点的一块布罢了。
祁连澈心里拿定了主意,下笔如有神,三下两下就把圣旨写好了。最后,霸气的拿起玉玺往上一盖,此事盖棺定论。圣旨已出,再无商量的余地。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祁连澈把成立市舶司的事儿一说。
果不其然,有一两个象征性的站出来反对了一波。
不过,都一一被其余人反驳了。
开玩笑,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皇上这态度,摆明了就是要成立这个市舶司的,好吧!
而且,这可是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听这意思还多了一个关税,这里头油水可大了去了。
就算是不能明目张胆的动税款,可只要涉及到商人,那这……孝敬钱可是少不了的。
于是,朝廷上这群心眼子多的,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搜索自家有哪个后生,可以到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去呆上那么一呆。最好是能捞上个主管的位置,又是一门之首,那就更好了。
底下大臣们的神色一一落在祁连澈的眼里。就那不断转动的眼珠,他们打的什么主意?祁连澈不用想,都知道是什么。
“经朕慎重考虑,市舶司设有尚书、侍郎、丞、尉等官职。其中,尚书和侍郎是高级官员,负责领导和协调市舶司的工作。
丞和尉则是低级官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市舶司下辖多个部门,包括舶司、船司、榷税司等,由这些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海外贸易。
另外,市舶司的运作离不开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朕决定,由翰林院负责,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海外贸易的行为和流程。
朕给翰林院五日时间,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
哦,市舶司尚书和两位侍郎的位置,朕已有人选,圣旨都已拟定好了。这会儿,看时辰已经出发去宣旨了。”
众位大臣听到新部门的官员配置,心中一喜。有些很久没有动过位置的三品大员,心中则是狂喜,或许他们的机会来了!
可没等他们想出法子为自己加筹码,就又听皇上说,那些个位置已经有人了。
那一瞬间,犹如一大盆凉水在他们头上淋下,把他们的心都淋得哇凉哇凉的。
他们以为,这成立的新部门会是他们进一步的机会,没想到,皇上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还有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员,原想着捞不到一门老大的位置,也可以捞这个二把手,三把手的位置,跟着喝一口热汤啊!
可没想到,皇上金口一开,连二把手,三把手的位置也没了。
说好的一个机会,可他们连机会的尾巴都没抓着,就从他们眼前一溜而过了。
这个新兴部门可是那位六元极地的状元郎提出来的。这么些年,他们早就看明白了。
那位提出来的,可就没有差的。跟在他身后干的,哪位不是官运亨达?那功绩就跟白捡的似的。
也是梁柏文那小子命好,有个好家室。要不然,就凭他怎么可能捞得到宣阳府知府的位置。
一下早朝,有些个大臣跟丢了魂似的,魂不守舍的。而另一些大臣,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明白自己没有机会,就想为自己家的后生创造机会。
他们没有合适的位置让他们进新部门,难道他们家里的那些个儿孙都没有吗?这会儿还不努把力,可就啥都沾不上了。
只是这把力,该怎么去努?还得仔细打听过后才知道呢。毕竟,他们连市舶司的尚书是谁都还不知道。
皇上的嘴巴也忒严实了,一点都没透露。
“户部尚书大人,工部尚书大人,翰林院大学士,三位大人留步,皇上请三位大人移步御书房,有要事相商。”
小栓子现在已经成功接替了,海公公跑腿儿的事儿。用海公公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年轻人腿脚好,倒腾的快。
三位大人对视了一眼,并未多言,只是默默的调转方向,朝着御书房走去。
这三个老狐狸,浸淫朝堂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这会儿皇上找他们,所为何事。
这边儿,御书房里为着市舶司的事,聊的热火朝天。
那边儿,李延清带着查尔斯,他们也玩的热火朝天。
李延清把他想要成立市舶司的事,和查尔斯说了。也询问了他对此的想法。
查尔斯自然是大喜过望,没想到他们竟被如此重视。
在听到李延清说,成立正规部门后,要对他们的商品收税的事,也表示非常理解。
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大祁成立正规部门后,他们会损失一部分银钱,但相对的,他们的交易也受到了正规部门的保护。
像他们这种外来人,在别人的地盘上,能有国家限制的正规部门保护,是最好不过的。
这样一来,不管是他们的财产安全,还是他们的人身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李延清和查尔斯讨论这一件事的时,最让查尔斯惊讶的是,李延清如此年轻,居然是掌管三个府的主官。
当然,李延清也真诚的对查尔斯表达了对其隐瞒身份的歉意。
查尔斯表示,他完全能够理解,在陌生人面前隐瞒自己的身份,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毕竟,他有深刻体会,处于高位的人,总是会惹来别人的报复。无论你是好是坏,总会入不了一些人的眼,总会碍了别人的路。
二人就着正事,聊了一上午。李延清作为邀请方,又是东道主,自然要请查尔斯,他们好好吃一顿。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去外面的酒楼,李延清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拿手好菜。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李延清自己知道,有哪些菜,更配查尔斯带来的醇香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