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条约》的签订,宣告了奥斯曼在这场巴尔干战争中的彻底失败,最近托普卡帕宫的气氛变得有点诡异,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愤怒、不甘、歇斯底里、失望、后悔,现在他只剩下了沉默。
很多的时候,他驱散了侍者,一个人在宫殿里喝酒,至于一团乱麻的帝国政务,他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时醉时醒,不时的陷入了对往昔的追忆中。
自1861年从他的兄长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手里接过权杖,戴上皇冠,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统治奥斯曼已经十三个年头。
继位之初,那时候的帝国,刚刚在兄长的领导下,联合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了沙俄,帝国迎来了徒有其表的复兴。
自1839年开启的坦志麦特改革,核心的“包税制”改革早已失败,税收根本没有多少增长,而推行西化的教育、军事等制度,导致帝国财政支出连年增加。
再加上克里米亚战争中,帝国支出了近两千万英镑,这彻底将帝国的财政拖进了深渊,不得不依靠英法的贷款度日。
自前年阿里帕夏去世之后,帝国的财政变得越发的艰难。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战败,更是引起了帝国思想混乱,他趁机暂停了以法国为蓝本的坦志麦特改革,节省支出,扩充自己的权利。
谁曾想一道加税、限制粮食出口的命令,点燃了帝国的烽烟。小小的塞尔维亚、希腊趁机向帝国宣战,而在这场战争中,苏莱曼在索菲亚的惨败,揭掉了帝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腐烂的内里被毫无保留的展示在了国民面前。
罢免大维齐尔(宰相)马哈茂德·内迪姆,将苏莱曼流放到巴格达,应该足以平息国民的怒火了吧!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看了看镜子里头顶的皇冠,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快,跟上,跟上......”比特伦骑在马上,对着从他前方经过的士兵嘶吼道,他不由的看向了托普卡帕宫的方向,现在只剩下了两三公里的路程,最需要就是速度,他不准备给宫卫军留半点反应时间。
“老将军,依靠这些士兵真的能成吗?”在他的身旁,米德哈特.帕夏一脸的担忧,他有些后悔拉比特伦入伙,这位老将就是个莽夫,这点人真能拿下三个团驻守的托普卡帕宫吗?
看着苦瓜脸的米德哈特.帕夏,比特伦质问道:“米德哈特.帕夏,你怕了?在索菲亚的时候,你不是一副为了奥斯曼可以献身的模样吗?怎么事到临头,就想退缩了?”
“怎么会呢!老将军,确定这三千人能拿得下重兵把守的俄托普卡帕宫?”米德哈特.帕夏否认道,提出了他的质疑。
“米德哈特.帕夏,这三千人都是精锐,当初跟随我一起反冲,包围了塞尔维亚国王米兰。
之所以愿意放弃塞尔维亚提供的安稳工作和福利,跟我们一起回来,因为他们都不甘心,他们想要为那一晚惨死的弟兄报仇。
经过炮火的洗礼,经过了屈辱的俘虏生涯,他们心里窝着一团火,他们需要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给一个彻底的交代,而不是两只替罪羊。”比特伦慷慨激昂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