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顺摇了摇头。
虽然在叶知寒的放手式无心“培养”之下,这位数学鬼才已经成为了核物理领域的中流砥柱。
但终究不是全才。
而从空气动力学学成出来的钱月林和郭怀义,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具体研究,但听说过。”
黄许华拿出图纸,简单画了一个大振幅内波记录图。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深度。
而实线和虚线则代表不同温度的水体。
而不同深度下,实线和虚线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余弦波。
而波峰到波谷的高度落差,达到了三百米。
如果把这个抽象的波形图进行简单的解释,就是在这三百米的深度之内,水温在二十四小时内,经历了四次剧烈的温度变化。
而且温度差异十分明显。
“这是我在潜艇下潜实战实验中记录下的潜艇所在水域的不同温度变化,”黄许华道:“正常情况下,水温随时间变化不可能这么剧烈,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发现这只能是水体变动引起的。”
“也就是这个余弦波,即是内波,而这个内波的振幅,已经超过了三百米。”
“我国自行研发的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虽然没有进行极限测试,但根据下海实验来推算,应该在两百五十米到三百米之间。”
“据此推断,丑国的核潜艇,以及普通常规潜艇,下潜深度极限也就是三百米左右。”
黄许华越说越激动,手指不停的在余弦波上比划着:“这代表着什么?如果我们可以研究明白这个内孤立波,并能制造出可以人为内孤立波,那我们就相当于制造出了可以轻松克制潜艇的武器,因为我们可以轻松的把潜艇按到极限下潜深度以下。”
说着,他把叶知寒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取了下来,手指比划着吕宋海峡:“在前往战场和返程的过程中,这里是最能够明显感受到内波的地方,在这里研究,我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
黄许华说完,所有人点了点头,然后拿起酒杯抿了口酒,又摇了摇头:“不太懂,说直白点。”
黄许华:……
“简单说,潜艇会有一个现象,在国际上的叫法称之为‘掉深’,这个你们知道?”
赵章顺点了点头:“这个知道,二战中有不少潜艇在海水中行驶的时候,会突然浮力不足开始下沉。”
黄许华:“知道掉深就容易跟你解释了,海水浮力主要由密度决定,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反之亦然,这个很容易理解。”
“而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因素,而在垂直方向上,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海水密度会出现显着变化,这出现变化之后所产生的两层海水之间的过渡层,在学术上叫做海水密度跃层。”
“而内孤立波,就是因为这个跃层出现的。”
叶知寒问道:“这个内孤立波,对潜艇影响有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