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冬执行官,开局绑定冤种系统

第493章 我们都是真爱!

冬妮娅曾经和铃兰提起过的联络点实际上是坐落于至冬边境线周围的隐蔽据点,由阿蕾奇诺亲自设立,用于收集情报与休息。

壁炉之家的孩子们在成年后大多都会加入愚人众,不过也有进入联络点进行情报整理工作,这样的好处是不必远离至冬。

“好冷。”

琳妮特裹了裹脖子上的围巾,坐在木箱上两只小脚一前一后的晃着。

“今天的太阳很不错,已经算很暖和了,”林尼递来一杯热水塞到琳妮特的手中,靠在墙边望向远处的雪原,“至冬一直都是这样,多亏了木偶大人的机械才能让室内如此温暖。”

“嗯...果然还是枫丹的气候最好。”

琳妮特就像是真正的猫咪一样半蜷着身子,眼眸中带有些许困倦,冬天最适合的就是睡懒觉了,这么一大早就出来值班的确是很折磨的事情。

他们三兄妹回到至冬也有小半个月的时间了,作为壁炉之家里最为可靠的人选自然就被阿蕾奇诺交付了前往联络点整理情报的工作,只不过林尼从阿蕾奇诺的言语中隐约能感受到什么言外之意。

就像是让他们在这里等待什么人一样,能让父亲特地留意的人选算不上多,但必然是很重要的人。

眼前是看不到第二种颜色的无垠雪原,往后数千米便是通向至冬城的第一道哨卡,往前则是暴风雪泛滥的极寒冻原,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也有会在极寒的暴风雪中迷失方向被活生生冻死。

比起纳塔肉眼可见的岩浆与炽热,至冬的极寒是无处不在渗透入骨髓的威胁,就像是无形的死亡倒计时,维持体表温度与热量是最重要的生存前提。

“菲米尼呢?”琳妮特捧着水杯小口小口地喝着热水,说起来她一大早起床就没有看到菲米尼的身影。

“前往溪流调查冰层情况了,至冬的深冬就要来临了,到时候温度会抵达最低的临界点。”

林尼的声音很严肃,对于每一个经历过深冬的至冬人都深刻的清楚那将是怎样恐怖的灾难,那时家家几乎都足不出户,壁炉更是要二十四小时点燃,不过近些年来随着至冬城内的御寒设施完善,暴风雪肆虐的影响也被减少到了最小。

琳妮特轻轻点了点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至冬度过冬天,但最近无论是城内的氛围还是那些通缉令都说明了至冬进入了戒严状态,而同样身为愚人众的他们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阿蕾奇诺自然很懂得这一点,提前将几人派遣到了联络点,这样就不会出现突发的调遣而产生意外,壁炉之家的孩子们来到联络点也容易照顾。

“喂,那马车是不是有点眼熟?”琳妮特看到远处的地平线出现了一辆异常熟悉的马车,貌似在枫丹的时候也见到过类似的车厢,最重要的是那应该不能被称之为马车,毕竟没有马。

“别眼熟了,这种时候该做什么父亲大人没教过你吗?”林尼有些无奈的拽着琳妮特回到了木屋,从内部进行观察再决定如何行动,能在这种季节来至冬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那马车不偏不倚的径直停在了木屋前,从空中这时才慢慢悠悠的落下来一道人影站在车厢顶部。

琳妮特眨了眨眼睛,有些疑惑,“苏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下)
战争与和平(下)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