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冬执行官,开局绑定冤种系统

第492章 协助者

苏命体验了整整一晚的悬浮睡觉作业,除了腰酸背痛外倒也没什么其他的不适感,毕竟只要低下头就能看到三张美丽的俏脸,就算再怎么累也会充满力量。

几人并没有打算继续留在须弥城,事情总要去解决,而现在也正是去直面叶琳娜的时刻了,不管她有多么深的秘密都要挖掘出来。

至于公子和罗莎琳,这两位不在至冬城就已经算得上是贡献巨大,至于是否选择加入战斗,苏命也没打算强迫这二位而是让他们自行去选择。

公子自然是打算回到至冬城的,冬妮娅的小店还在那里,总要回去看一看,至于罗莎琳...女士小姐对于至冬城已经有了明显的抗拒,决定单独行动,打算过段时日再走回去。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但罗莎琳也没忘记还欠着苏命一个人情,心里打算去至冬城外围先进行等待,战况若是优势就继续摸鱼,如果当真陷入了危急时刻那么就是偿还人情的时候了。

人情也总要还的,不然到最后难免会变成一些奇奇怪怪的展开,比方说肉常之类的十八加加超展开,那这岂不是就成瑟瑟执行官了嘛!

那自然是不行的,罗莎琳可没打算这么做,再说苏命那家伙怎么看都不像是缺女人的样子,萝莉御姐已经全都有了,怎么想都没法再细分赛道了。

“再见,下次再会就有新的故事可以诉说了呢,一路顺风。”

纳西妲踩在石块上笑着挥手为几人道别,这段日子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曾经的她并没有朋友,这份热闹也从不属于她。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大慈树王从沉睡中苏醒,还认识了许多许多新的朋友,是比那时梦境还要幸福的现实。

“要好好照顾自己哦纳西妲!少吃蛋糕!”

铃兰将上半身探出车厢笑着向纳西妲告别,听到这话的小纳同学有些心虚的眨了眨眼睛,那些枫丹的蛋糕真的很好吃,怎么可能忍得住呢。

哥伦比娅慵懒的靠在车座上,轻轻打了个哈欠,她已经许久没有如此放松的时刻了,只有在看到苏命平安无事后才能这样放松的注视着自己的爱人。

桑多涅在启动马车后为几人泡芙宁娜放在马车里的高级红茶,不得不说,好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就算是不怎么爱喝茶的小桑都能品尝出来名为“昂贵”的滋味。

“这辆马车不在至冬城的登记范围,虽说不会直接暴露身份,但也没办法混过哨卡,你们也知道戒严状态下的至冬外围关卡有多么严苛吧,”桑多涅将双腿翘在苏命的大腿上,声音内带有些许麻烦,要想悄无声息的进入至冬算不上简单,严谨的来说应该是十分困难。

至冬可不像蒙德那么自由,想进去就进去,就算是行商也要经过繁杂的身份验证才能通过,警戒时期想要通过更是需要愚人众颁发的过关通章才能放行,可以说是地狱难度的潜行。

“我可以飞进去,不过这也不算是正常方式。”

苏命耸了耸肩,这其实并不算好的方法,早些时候桑多涅就有和他提起过关于至冬城的空防,比起城内的机械工事,空防领域是由皮耶罗亲自负责的魔法结界,不仅有防御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探查。

不用想也能知道普通人不会以高空飞行的方式进入至冬,那么也就只有不怀好意的类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