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倒霉蛋鲁滨逊

第83章 煤铁复合体

“算了,等什么时候解决钢材的大规模冶炼再考虑后膛炮吧。”

鲁斌摇摇头,煤铁复合体是自己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现阶段靠着进口还勉强可以度日,可到以后如果真的要大规模武装自己的暴力机构。

不拿下大型的煤矿铁矿,就会有一层无形的天花板笼罩着自己。

这个时代连焦煤炼铁的技术问题都没有解决,导致铁价还是很高,更别说平炉炼钢了。

进口就意味着你的战争潜力掌握在其他人手里,为什么带英能够首先开启工业革命呢?

不就是因为本土坐拥大型铁矿和优质煤矿嘛……

(技术来源的解释,不喜欢可以跳过)

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是导致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因素,而人们最先想到的技术创新是纺织机和蒸汽机。

但在经济学家眼里,18世纪发生的由木炭炼铁向焦炭炼铁的变革。

其意义不小于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甚至更为深远。

早在17世纪最初的10年,英国的木材资源供应已经非常短缺,燃料的饥荒成为阻碍炼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找到一种合适的燃料替代木炭炼铁。

当时,煤炭作为燃料已在玻璃、制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用煤代替木炭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用煤作为燃料替代看起来十分简单,但该过程却花费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

期间许多人进行了各种尝试,其中最为着名的是英国人杜德利(Dud Dudley,1599-1684)。杜德利出身于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

20岁时他掌管了其父杜德利勋爵的三家铁厂、一座炼铁炉和两座锻造炉,并开始试验用矿煤代替木炭炼铁。

为此,杜德利申请到了两项专利(1621年和1638年),但实际上并未获成功。

因为用厚煤块和煤屑做燃料,煤块所含的硫会导致生铁的热脆性,使之无法锻造成形。

将煤炼成焦炭是解决杜德利遇到的问题的最终办法。

17世纪后半期,虽然英国已有人开始尝试用焦炭来炼铁。

但将其真正实现的是18世纪初的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1676-1717)。

达比早年在伯明翰的一家麦芽糖厂做学徒,1699年他学徒期满后搬到了布里斯托尔(Bristol)。

在那里他和别人一起开办公司制造家用的铜锅,后因铜的成本高,达比决定尝试用铁铸锅并获得成功,还申请了专利。

1708年达比离开了布里斯托尔的公司,来到希罗普郡(Shropshire)的科尔布鲁克代尔(Coalbrookdale)创办了自己的铁厂。

在麦芽糖厂的经历让达比有使用焦炭的经验,他租下了一座已经废弃多年的炼铁炉,进行焦炭炼铁的试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神秘古武世家传人萧锐,因为一枚储物灵戒意外来到了唐初,成为宋国公萧瑀长子萧锐。不想继承家业去做官,只想搞搞创业发明,靠着各种科技与狠活征服大唐,成为世界首富。却意外被皇帝发掘,赐婚皇帝长女,成为了第一驸马。随着一步步的成长崛起,萧锐的影响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眼睛小懒猪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
女皇家的小白脸
女皇家的小白脸
前女友是女皇,荆秀的人生注定了要充满折腾,既然躲不过前女友的热心关怀,只能软饭硬吃了。这软饭吃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不香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笑轻尘
夏启
夏启
十六岁的夏天,启遇到了她,以人的身份开始生活。十九岁的夏天,启以北斗立誓抛弃一切,以求踏上帝山之巅()
斩天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