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展工业,那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如今人才缺口之大,难以想象,各方面都急需。
而人才从何而来?
现成的人才难以笼络,就只能靠自己去培养了。
而且,学习的内容不再只限于诗词歌赋、儒家思想这些主流知识,而是发扬早有的百家思想,对其进行纠正、改进、升华。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放过。
因此,王窦在如意湖畔找到郑玄和蔡邕,将自己的想法讲述给这两位智者,期望得到他们二人的支持。
说到蔡邕,原本是打算投奔大女儿蔡贞姬,但如意镇这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吸引着蔡邕不想离开。
而且投奔女儿终究是无奈之举,能不去还是不去的好。
“王贤侄,你这是打算打破自汉武帝以来施行三百余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
蔡邕已经对上次王窦不去抢回自己的典籍有些意见,这次王窦想冒天下之大不讳,他第一个不同意。
“蔡老,国策是国策,我这只是郡策,我要让我郡内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而读书、学习新的知识,并转化成生产力,赚取报酬,何错之有?”
王窦据理力争,解放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了,这些老顽固更是难以说服,但一旦说服,效果将立竿见影。
因为他们的弟子众多,崇拜者更多,若是他们也认可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背后的人都会往自己的想法上去辩证,而不是像以前从不去思考,甚至去贬低、排斥。
“伯喈,我倒是觉得王小子的想法很好,很符合我郑学的道理,郑学不也是集众家所长嘛,既然经学可以如此,为何更广泛的学识不能如此呢?”
郑玄倒是觉得王窦的思想与自己的经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加广泛。
他很想知道这样下去,是不是会再次出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
“郑老果然不愧是能创造郑学的贤者,堪比孔孟,小子佩服!”
王窦立刻拍上马屁,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哼,就你小子会拍马屁,你不就是想说老夫顽固不化吗?”
蔡邕怎会听不出王窦的一褒一贬之意,心里更是不服。
“郑先生、王大人,请喝茶!”
蔡高氏走了进来,分别给郑玄和王窦斟上热茶。
“多谢蔡夫人!”
两人分别谢过。
“老蔡,你也不想想你能安稳的在这生活是托了谁的福,要不是王大人救我们出来,现在说不定还在西安阳牢狱受苦呢?”
蔡高氏转身给蔡邕递上茶去,故意的洒了一些在蔡邕身上,低声提醒。
“你?怎的如此不小心?”
蔡邕气的吹胡子瞪眼,可一想到琰儿是王窦救的,自己与夫人也是王窦拼命救出来的,瞬间哑火了。
最主要的是王窦的做法与自己曾经上谏刘宏的‘密言七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自己不可能去驳斥自己的谏言吧?
“小子,就说你想怎么做吧?你分明就是打算好了,无非是想要老夫和康成先生给你打工,是吧?看在吃住都是你的份上,老夫就不计较了!”
蔡邕看的通透,这小子狡猾的很,别到时候被他卖了还替他数钱。
“嘿嘿...这么说就太瞧不起小子了!”
“吃住那都是小事,将知识文化流传下去才是真正的大事,要是那么多瑰宝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后代只知道这个词,却找不到起源和解释,这该多么悲哀!”